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


  四、完善食品安全工作保障机制

  (十)加强综合协调。调整市食安委和市食安办领导组成,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任市食安委主任,有关分管副市长任副主任,分管食品安全工作的副秘书长兼任食安办主任,市卫生局主要领导兼任市食安办副主任,强化市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的统筹协调力度。市食安办设在市卫生局,承担市食安委的日常工作。

  (十一)严格责任追究。建立并实行严格的食品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大对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责任追究,对因食品安全监管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和失职、渎职行为造成后果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二)加强风险监测。建立全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在3年内建立覆盖40个区县(自治县)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使食品安全从事后监管向以预警机制为主的事前监管转变。每年定期组织开展对全市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餐饮服务环节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以粮、油、蛋、奶、肉、蔬菜等食品为重点,加强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物以及食品中有害因素的监测。及时分析全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强化风险预警,提高主动发现、事前干预的防范能力。

  (十三)完善标准体系。食品安全标准是食品生产、加工的法律底线,也是监管部门依法行政的重要基础。要结合我市食品行业实际,科学确定标准制定原则和依据,对没有国家标准的,抓紧制定完善我市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特别是食用添加剂标准,并逐步实现与国际惯例接轨,增强食品行业市场竞争力,促进我市食品行业的不断壮大和健康发展。

  (十四)强化工作考核。各级政府要把食品安全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内容,建立年度考核制度。引入群众测评机制,将群众满意度作为考核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指标,将考核结果与评优晋级和干部任用挂钩,强化考核的激励约束作用。

  五、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社会环境

  (十五)加强宣传教育。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纲要(2011―2015年)》,对全市所有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餐饮消费服务的经营管理者和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和法定技术规范培训;进一步加强对消费者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增强群众维权意识和能力,建立食品安全群众有奖举报制度,推动食品安全工作的全民参与。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