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五”时期人口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十二五”时期,山东人口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人口压力持续加大,低生育水平面临反弹的现实风险,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人均发展指数低、人力资源素质不适应、人均占有水平低仍是制约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人口问题对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的影响将更加凸显。
(一)人口总量过多、增量过大仍是我省最主要的人口问题,实现到2020年人口不过亿的目标任务艰巨。“十二五”期间,受育龄妇女年龄结构变动的影响,迎来第四次生育高峰。全省年均出生121万人,年均人口出生率为12.5‰,年均自然增长60万人左右,完成我省确定的人口控制目标,任务十分艰巨。
(二)人口总量、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增长,劳动适龄人口规模大,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形势严峻。据预测,到2020年全省总人口接近1亿。“十二五”期间,劳动适龄人口保持在7000万人以上的规模,老年人口总量逐年上升,2015年末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1214万人,占总人口的12.3%。我省将面临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严峻考验。
(三)低生育水平面临反弹的现实风险,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任重道远。人口基础信息核查回推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局部地区出现违法生育反弹,全省先后有59个县合法生育率一度低于85%,全省合法生育率最低降至83%左右。目前,群众的意愿生育水平高于更替水平,生育行为活跃,与现行生育政策的矛盾依然突出;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且下降缓慢,全省工作发展不平衡的状况短期内难以改变;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的边际效应有所消减,低生育水平面临反弹的现实风险,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任务艰巨。
(四)人口素质亟待提高。目前,我省人口素质与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出生人口素质低于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水平;高层次人才比重低,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东部其他沿海省份,严重制约了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五)流动人口规模增长迅速。“十二五”期间流动人口规模将不断扩大,预计2015年全省城镇化水平将达到55%,城乡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给城市社区管理服务、教育、医疗卫生、住房、社会保障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均带来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