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2)知识产权优势培育、示范及试点工作不断深化。新增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50家,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区域10个。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明显增强。
  (3)知识产权产业集聚区建设成效显著。积极争创河南省知识产权优势产业集聚区。产业集聚区内70%规模以上企业全部消除零专利。
  (4)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显著增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效率明显提高,专利执法案件结案率达到90%以上。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更加紧密畅通,知识产权预警应急机制及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体系更加完善。
  (5)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体系更加完善。各县(市、区)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基本形成职能明确、人员专职、经费保障、运转有效的地方专利管理工作体系。强化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知识产权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企业70%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6)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建立数据信息覆盖各县(市、区)及产业集聚区的知识产权公共信息平台,建立与重点产业、重点领域相配套的知识产权专题数据库。加快知识产权咨询、评估、交易、维权等中介机构建设。建立多层次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
  (7)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力度进一步加大。建立知识产权培训基地1个。到2015年参加各类培训的人员达到3万人以上;培养知识产权高级人才30人以上,中级人才300人以上,一般人才3000人以上。
  三、主要任务完成“十二五”时期的知识产权发展目标,要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为主线,以“九大创新工程”为载体和抓手,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规政策体系、健全知识产权工作管理体系为支撑,有效提升市场主体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
  (一)促进知识产权创造
  1.紧密结合郑州市产业发展布局,明确知识产权工作重点领域。
  知识产权的创造要引领、支撑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和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并实现集群化发展,争取在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先进装备制造、绿色焊接材料和高品质超硬材料、信息安全产品、现代物流技术系统或平台、新型传感器及物联网开发应用等领域取得10项以上具有重大创新突破的自主知识产权。要以培育汽车和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物流商贸、文化创意旅游等战略支撑产业创新联盟为抓手,鼓励联合开发,着力将技术联盟打造成专利创造联盟,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带动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持续高速发展。实施铝及精深加工、纺织服装、食品、耐材、建材、能源和轻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创新工程,并将创新成果及时产权化,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能力。以版权为抓手,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进文化创新,实现文化要素的产权化、商品化和产业化。围绕现代服务业建设,精心打造“郑州服务”品牌,实施“老字号”振兴工程,努力培育一批新的现代服务业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发挥其引领作用,形成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或产业集聚区。2015年,全市拥有弛(著)名商标200件以上。以植物新品种权、专利权及地理标志产品为重点,大力提升农业现代化及产业化水平。
  2.完善知识产权创造激励机制。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