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推进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的意见

  (一)完善组织经营模式。依托合作社建立产、销、投紧密联结的模式,把产加销、贸工农联系起来,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完善推广“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市场(含超市)+合作社+农户”、“园区+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将产业化经营各主体有机联结起来,促进产业一体化发展;完善推广“利益兜底”、“利润返还”、“收益分成”、“一地二主”、“大园区+小业主”、“六方合作+保险”、“一体化经营”等利益联结模式,使合作社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载体功能,增加农民的参与率和受益面。

  (二)建立持续获益机制。依托合作社组织生产经营,让农户在产业链条中既通过分户种养经营直接获得生产收益,又通过参与产业化经营获得后续收益。创新体制机制,鼓励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农机具所有权等入股设立合作社,激活农村生产要素,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投资性收益。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统一配送农资,降低成员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让农民从后续的贮运、包装、销售、加工等环节获得收益。按照法律和有关规定,正确处理合作社与成员的利益分配关系,合理分配当年盈余。同时,探索保底分红、按股分红、二次返利等多种利益分配形式,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使合作社真正成为农民的利益共同体。

  (三)健全风险防范体系。依托合作社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增强抵御风险能力,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引导合作社完善利益联结、财务管理、内控监督等机制,规范管理行为,降低经营风险。围绕国家确定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鼓励合作社为其成员统一投保;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鼓励开展主导产业的特色农业保险,降低农业生产风险。探索建立合作社公积金,用于弥补亏损、扩大生产经营或转为成员出资,逐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探索建立风险准备金,完善风险准备金的积累、使用、管理机制,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突出建设重点

  (一)规模化基地建设。坚持农民主体,突出合作社的组织作用,把规划区域内的农户组织起来连片规划建设,实施田网、路网、渠网“三网”完善工程,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四新”示范,推进良种、良法、良壤、良制、良机“五良”配套,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加快适度规模养殖标准化圈舍建设,大力实施产业基地的田间排灌、田型调整、田间提蓄、田间道路和地力培肥,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发展设施农业,做到灌、排、蓄功能齐全,生产、运输方便快捷。二是优化品种品质。围绕市场和效益,引进、选育和推广优质优良品种。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开展科学种养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对先进适用技术的接受能力和应用水平。三是推进标准化生产。实行统分结合的生产组织形式,统一供应种子(种苗)、化肥、农药等农资,抓好投入品标准化。规范生产行为,优化生产流程,用技术标准规范种植、养殖作业的全过程。四是完善服务体系。加大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力度,提高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统一疫病防控,应用病虫害综合防治和绿色防控技术,对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和动物疫病防控提供专业化服务,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