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二、我省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四)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和国家粮食安全为目标,以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着力强化科技创新体系、产业推进体系、资金投入保障体系、人才支撑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建设,重点提高我省现代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确保农业生产供种安全、种子质量安全、品种种植安全和种子产业安全,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新格局,全面提升我省农作物种业发展水平。

  (五)基本原则。

  1坚持自主创新。注重现代农作物种业原始创新,加强集成联合创新,鼓励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作物种业科研成果,提高农作物种业核心竞争力。

  2坚持企业主体。以 “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为主体整合农作物种业资源,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支持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研成果、种质资源、科研人才等要素向种子企业流动,充分发挥企业在商业化育种、成果转化与应用等方面的主导作用。

  3坚持扶优扶强。加强政策引导,对优势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加大基础性、公益性研究投入。对育种能力较强、市场占有率较高、经营规模较大的 “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予以重点支持,增强其创新能力。

  4坚持重点突破。重点突破玉米品种。同时,巩固水稻品种,稳定大豆品种,发展杂粮品种,提升果蔬、人参、食用菌等园艺特产作物品种,全面提高我省农作物品种研发和应用水平。

  三、发展目标

  (六)主要发展目标。

  1形成现代科研育种新体制、新机制。到2013年,基础性、公益性研究与商业化育种界定清晰,开展科研单位与所办种子企业的 “事企脱钩”试点;到2015年,完成科研单位与所办种子企业 “事企脱钩”,基础性、公益性科研取得初步成果,以“育繁推一体化”现代农作物种子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初步确立,研发能力明显增强;到2020年,形成科研分工合理、产学研结合、资源集中、运行高效的育种新机制。

  2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到2013年,种质资源收集、鉴定、保存及创新工作系统开展,种质资源库及数据库初步成型;到2015年,获得一批自主创新的育种材料,选育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苗头新品种,玉米、水稻、大豆自有品种在省内种子市场占有份额分别达到50%、90%、60%以上;到2020年,科研育种工作取得重大突破,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占有优势地位,玉米、水稻、大豆自有品种省内种子市场占有份额分别达到75%、95%、75%以上,其他农作物品种产量、品质和市场占有率等都得到全面提升。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