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预期目标。到“十二五”末,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产业竞争力大幅提升,在物联网、激光显示、半导体照明、云计算、卫星导航等领域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整机产品比例逐步增加。制造业信息化得到广泛应用,工业化、信息化融合程度明显提高。
(三)重大新药创制与生物医药研发。依托抗生素和维生素国家创新联盟、石家庄生物产业基地、安国现代中药产业基地和药业龙头企业,开展重大新药创制与生物医药研发,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促进医药产业优化升级。
1.重点内容。传统大品种原料药技术改造升级,开发引进结晶技术、手性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大孔树脂分离技术、膜分离提取技术等现代生物制药技术;采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传统生产工艺技术相结合方法,对大品种原料药的生产菌种进行基因改造,选育优良菌种,提高发酵产率,降低物耗能耗。新型药物制剂研发,开展离子电渗、脉冲给药、超声透皮给药等制剂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控释缓释制剂、透皮吸收制剂、速溶制剂、泡腾制剂、凝胶制剂、纳米制剂、微囊剂及渗透泵片等新剂型产品,推广新型超微粉碎技术、薄膜包衣技术、微型包囊技术、固体分散技术、包合技术、直接压片技术、干法制粒技术等制剂生产新技术。生物技术新药研发,重点开展人源或人源化治疗性单克隆抗体药物、新型基因工程重组蛋白质及多肽药物、核酸药物、基因治疗和树突状细胞治疗等研究,开发多糖类药物、多肽及蛋白类、药物、生物疫苗等生物技术新药。研究开发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治疗性抗体、抗炎类治疗性抗体、狂犬病毒抗体等生物新药品种。国际专利到期药仿制研究,开展处方研究与开发、中试、工艺放大、稳定性研究、CMC、生物等效性试验,确保药品质量与临床疗效完全达到原药的标准,抢占专利仿制药市场。中药生产技术及工艺升级,采用超微粉碎、超临界萃取等新技术,提升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技术及工艺;开发治疗肿瘤、肝病、心脑血管疾病、免疫功能性疾病、病毒性疾病、糖尿病和老年性疾病等药品;开展组份中药研究,实现成份确切、质量可控、安全有效、使用方便、国际认可的中药产品。中药材基地建设,重点围绕中药材集中产区,利用生物技术开展中药材提纯复壮、病虫害防治、重金属残留等质量控制研究,开展中药材种植技术体系研究,重塑河北道地、优势中药材品牌。
2.预期目标。到“十二五”末,建设新药筛选与评价、新型制剂及辅料、现代中药组份质量控制、重大专利药仿制和生物技术药物研发与产业化五大创新体系;建成一批新药创制孵化器、新药创新研发平台和中药材规范种植基地;开发一批国家Ⅰ类新药、生物技术药、药物新制剂、重大仿制专利药;完成一批医药大品种生产工艺的技术改造和升级。
(四)新材料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依托中国钢研集团涿州基地、邯郸新材料产业基地、唐山钢铁材料产业化基地、承德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及行业龙头企业,重点发展新型高分子材料、高附加值金属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精细化工材料,抢占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1.重点内容。新型高分子材料,重点研发聚丙烯腈基碳纤维芳纶、玄武岩纤维、薄膜晶体管液晶材料和双稳态液晶材料、功能性薄膜和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及产业化等。高附加值金属材料,重点研发非晶合金、高性能高速钢、高性能模具钢、高硬韧耐磨损钢铁合金、高纯生铁等高精度、高质量产品深加工技术及产品,高性能特种金属材料制备技术及产业化,钒钛制品深加工技术及产业化等。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重点研发高性能结构陶瓷的增强增韧技术,无机非金属材料表面改性技术,高性能动力电池材料合成技术等。电子信息材料,重点研发新型显示材料、照明材料、电子材料与电子元器件、新型半导体能源材料、电子化学品材料、电子特种气体等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等。精细化工材料,重点研发高效催化剂、新型医药中间体、表面活性剂、合成材料加工用的高分子加工助剂、环境协调与环境修复材料等。
2.预期目标。到“十二五”末,我省新材料研发和产业化体系趋于完善,在非晶合金、高性能高速钢、液晶、碳纤维芳纶、玄武岩纤维和钒材料等若干新材料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
(五)高端装备制造新技术与产品研发。依托唐山国家高速动车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唐山焊接产业基地、张家口先进矿山装备产业基地、邯郸装备制造业集群创新基地及行业龙头企业,重点围绕轨道交通装备、煤矿装备、工程装备、智能装备等,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形成一批整机带动能力强、配套体系较为完整的产业集群和制造基地。
1.重点内容。轨道交通装备,重点发展轨道交通列车、低速磁悬浮列车,掌握系统集成和关键技术,提升关键零部件水平,加快高速动车组规模化,大力发展配套产品,建设形成创新体系和现代化产业集群。煤矿装备,重点发展刮板输送机、刨煤机、掘进机、综采设备等产品,提高核心竞争力,进入国内煤矿装备制造行业先进行列。工程装备,重点发展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盾构机、旋挖钻机、铁路铺架一体机等整机和相关配套产品,壮大工程装备整体实力。智能装备,发展工业机器人、抢险机器人、智能控制等相关系统和装备,重点研发工业机器人的模块化核心技术和功能部件、重大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和关键精密测试仪器仪表等技术装备。专用设备,重点发展冶金、水泥、机械加工、纺织设备等,提高为行业产业升级服务的水平和能力。船舶产业,开展现代造船模式、改装船舶技术等研究,发展船舶配套产业和沿海工程装备。基础产品,重点发展大型铸锻件、高效电机、金属索具、大型精密轴承、高精齿轮传动装置、大型精密模具、高性能刀具、高强度坚固件、液压元器件、橡塑密封件等产品,为装备制造业发展夯实基础。
2.预期目标。到“十二五”末,做强高速动车组、工程装备等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开发一批高水平的新产品、新装备,推动我省高端装备制造业成为技术先进、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