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科技局关于印发《2003年科技工作总结》的通知
(邯科[2003]26号)
各县(市、区)科技局,市科技局机关各处室及局属各单位,市直有关部门: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指导下,经过全市科技战线的共同努力,2003年我市科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经认真回顾,我们对2003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现印发你们。
附:邯郸市科技局《2003年科技工作总结》
二OO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邯郸市科技局2003年科技工作总结
200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指导下,我们紧紧围绕全市的工作中心,团结拼搏,开拓创新,各项工作都取得长足进展,圆满或超额完成了市委、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主要工作成绩
(一)坚持开发、引进、推广并重,农业科技进步效果显著
一是围绕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高产优质多抗小麦、玉米、大豆、蔬菜,抗虫棉、低酚棉、夏播棉等8项农作物育种研究开发取得新突破。邯6172、邯3475小麦、邯豆3号、邯豆4号大豆4个新品种今年先后通过了国家审定;邯丰08玉米、邯109棉花通过了省级审定,同时还培育出20多个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农作物苗头优良品系。“早熟、优质、丰产、抗病虫夏播棉新品种邯241选育及应用”和“高产冬小麦新品种邯4564配套栽培技术推广”分别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二是农业科技园区和综合试区带动作用增强。成安、曲周等6个省级和永年、馆陶等5市级农业园区以及曲周盐渍化改造、大名沙改两个农业综合试区建设取得较大进展。以园区为载体,今年以来共引进红宝石李、双抗棉、白灵菇等个农业新品种、新技术23个,培育了订单式速生丰产林、甜玉米、獭兔、芦笋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的农业产业化雏形。中国农大曲周试验站30周年站庆顺利举行,成为市(县)校合作的成功典范。国家、省、市有关领导给予高度重视,并为进一步扩大合作掀开新的一页。三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力度加大。小麦邯6172、优质牧草、无公害绿色食品综合配套技术等12项推广项目在全市重点推广,美国红提、温室无土栽培蔬菜技术引进示范等20个项目进行了引进示范推广,新增经济效益3.5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全市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7.2%。四是承担的国家、省级农业科技项目进展顺利。今年我市共承担国家、省各类农业科技计划近20项,全部按计划实施并取得重要成果。如由市农科院承担的“高产优质抗逆小麦新品种邯6172试验示范”国家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累计推广面积达500万亩,遍布黄淮区,平均亩产达486.6公斤,被认为是近年来黄淮区表现最突出的优良品种。武安市承担的“UNDP中国信息通讯技术扶贫能力建设”项目的成功实施为山区信息化提供了宝贵经验,专程来邯郸视察的国家科技部农村中心有关领导和专家给予了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