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实施压力管道强制检验制度,管线单位要强化管线巡查制度,实行谁所有、谁管理、谁巡查。(市质监局牵头,市发改委、市住建委、市经信委、市安监局配合)
12、加强新建管线的规划、审批及相关许可的把关工作,其竣工资料必须符合“城市地下管线数字化”工程的要求,各项工程交付验收时必须交付电子文档。(市规划局牵头负责)
四、进一步强化交通安全管理
13、公安交管部门要严格市区道路管控,增设一批道路电子监控设施,形成密集型、立体化、全天候的监控网络。整合危化品运输公司(车队),严格控制危化品车辆通行证发放,对合法经营的车辆一律严格执行规定行驶的时间、线路。除运输液化气、汽柴油的车辆外,其余危化品车辆一律禁止从南京长江大桥通行,严格禁止危化品运输车和渣土车进入隧道行驶。进一步完善全市渣土车及其驾驶人员监管机制,严格执行渣土车“三证一金”、驾驶人员资质准入审核、通行证管理、“四统一”及限速管理等制度。(市交通运输局、市城管局、市公安交管局分工负责)
14、加强对各类长途、公交、出租(特别是天然气车)、校车、单位自备大客车等重点车辆监管,对长途客车、危化品车、渣土车实行GPS全程监控。(市发改委牵头,市交通运输局、市教育局、市公安交管局配合)
15、严格过境车辆交通安全管理,开展外籍货运车辆摸底排查工作,建立长期在宁外籍货车数据库,制定办法,加强监管。严查超员、超速、超载等违法行为,利用高速公路收费站、服务区,严格查处疲劳驾驶违法行为,连续行车2小时必须休息不少于20分钟。开展对农村公共交通安全普查,督促协调相关部门改善道路通行条件和通行状况,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客运车辆和客运线路,责令停驶和限期调整。(市公安交管局牵头负责)
16、交通运输部门要严格执行客运、货运、危险化学品运输等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制度,强化“三关一监督”。发改委牵头相关部门对危化品运输车辆和渣土车全部安装电子标签,发挥电子标签自动报警提示作用。海事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水上交通和港口安全监管,督促相关企业完善渡运安全管理责任制,淘汰船况性能较差的渡船,规范旅游船和游船管理;加强危化品水上运输管理,督促相关企业完善预案,配备应急设备;深化桥梁安全管理,督促桥梁单位开展大桥通航能力研究,增加安全防护和应急设备,减少船撞桥客观风险。法制办要修改南京长江大桥安全管理办法,通过立法禁止超过桥梁通航能力船舶通过。(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南京海事局、市旅游园林局、市政府法制办分工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