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育局关于南京市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

  --学科创新高中,全面执行国家课程方案的基础上,突出学科建设特征,在数理、人文、科技、体育、艺术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形成明显的学科优势。学校有完整系统的特色学科课程体系、专业教师队伍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培养的学生具有明显的学科兴趣或特长,教育质量高、社会声誉好。

  --普职融通高中,融合升学预备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形成多元选择的课程体系,灵活多样的教学管理,富有成效的就业指导,可与职业类学校合作办学,实行学籍流动和学分互认,社会声誉好,同行认可度高。

  --国际高中,以接纳外籍学生和开展国际课程教学为主,科学整合中外高中教育优秀元素,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课程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三、基本原则

  (一)整体规划。综合设计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建设的项目,使学校在全市统筹的基础上自主选择;全面布局多样化办学的定位,使学校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各具特色的自主发展;系统安排多样化试点的进程,使学校在有序的基础上快速提升。普通高中发展规划兼顾与职校的融通和与高校的对接,使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形成“一盘棋”。

  (二)分类推进。根据办学体制多样化、办学模式多样化、育人方式多样化的要求,根据不同学校的办学基础与条件,灵活制定多样化办学的推进策略,抓住规划、实施、评价等关键环节,对项目试点学校进行分类指导,做到一校一方案、一校一路径、一校一评价。在此基础上以点带面,先试点后推广。

  (三)政策激励。以项目申报和立项的方式,积极鼓励普通高中进行多样化办学探索,根据必要性、可行性与创新性原则,针对不同高中多样化办学实践的不同需求,予以专项经费、扩大办学自主权、调整招生政策、增加教师编制等行政支持,使其不拘一格又好又快地发展。

  (四)自主发展。强化自主办学的主动性、能动性意识,在全市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整体规划的框架内,以本校核心价值观及文化传统为出发点,积极选择办学模式、育人方式、资源配置、课程建设、合作办学等方面的自主发展与特色发展取向,并坚持不懈地进行校本化的思考、实践与建构。

  四、实施步骤

  我市“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建设工程”,实施周期为5年,分三个阶段推进。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