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清产核资的组织
第二十五条 我市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按照统一规范、分级管理的原则,由市国资委组织指导和监督检查。
第二十六条 市国资委在企业清产核资中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全市企业清产核资规章、办法和方案;
(二)负责所出资企业清产核资工作的组织指导和监督检查;
(三)负责对所出资企业的各项资产损溢进行认定,并对企业占用的国有资本进行核实;
(四)指导县(市)、区、各开发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开展企业清产核资工作。
第二十七条 企业清产核资机构负责组织企业的清产核资工作,向市国资委报送相关资料,根据市国资委清产核资的批复,组织企业本部及子企业进行调账。
第二十八条 企业投资设立的各类多元投资企业的清产核资工作,由实际控股或协议主管的上级企业负责组织,并将有关清产核资结果及时通知其他有关各方。
第六章 清产核资的要求
第二十九条 市国资委应当加强企业清产核资的组织领导,加强监督检查,对企业清产核资工作结果的审核和资产损失的认定,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清产核资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严格把关,依法办事,严肃工作纪律。
第三十条 市国资委应当对企业清产核资情况及相关社会中介机构清产核资审计情况进行监督,对社会中介机构所出具专项财务审计报告的程序和内容进行检查。
第三十一条 企业进行清产核资应当做到全面彻底、不重不漏、账实相符,通过核实“家底”,找出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以便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堵塞漏洞。
第三十二条 企业在清产核资工作中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反映存在问题,清查出来的问题应当及时申报,不得瞒报虚报。
第三十三条 企业清产核资申报处理的各项资产损失应当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