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以建设现代化省会城市为目标,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以人为本,以推动经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中心,重点组织实施城市信息化、国家清洁能源行动、清洁汽车推广、智能交通等示范工程和城市环境空气治理、水资源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开发、城市垃圾“三化”技术研究开发和重大疾病防治技术等研究,尽快形成一批具有宏观性、前瞻性的研究成果和高水平的先进实用技术,加速推进城市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七、以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进一步优化科技发展环境
--加强科技计划管理改革。认真贯彻《省科技计划管理改革试行意见》,加大科技计划改革力度,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阳光科技”的要求,建立一套管理科学、运转高效、操作方便、公开透明、客观公正、监督得力的科技计划管理新体系。做好与省科技厅科技项目申报工作的衔接,切实做好常年推荐各类项目的申报。围绕2个百分点,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与数据的调度、分析与统计。搞好2004年科技计划工作,重点支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招标项目力争达到总计划数的15%以上。认真抓好科技项目检查评估,促进科技管理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加强科技政策法规建设。完善科技政策法规,为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造更加优良的环境。搞好立法调研和软科学研究,重点围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中介机构建设和科技投入制定好相关的法规、政策,同时,为市委、市政府科技决策提供参考。落实《科研机构改革的若干意见》,抓好市属科研机构的改革。
八、以增强区域创新能力为主线,加强县(市)区科技工作
进一步加强对县(市)区科技工作的指导,树立典型重点支持。各县(市)区要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增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上,突出亮点工程,确保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2个百分点的目标。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县(市)区科技三项经费要达到本级财政支出的1%以上,做到专款专用,为科技进步提供必要的经费保证。大力发展科技园区,学习推广市中区科技园区管理经验,走出一条科技项目、园区建设、园区经济发展指标捆绑式结合的路子。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优化硬件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加快中小型科技企业的成长壮大。继续落实专利申报负增长一票否决制度,力求专利申报的数量、质量和转化幅度有较大提高。县(市)区科技局要勇于开拓创新,做到有为有位,以创新思维、创新措施、创新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本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增强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