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主要工作目标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比去年增长2个百分点。
--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50家,高新技术产品达到500项。
--全市专利当年申请量达到3000件,申请总量突破20000件;当年申请量和申请总量继续保持全省首位。
--争取国家级、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力争达到200项,争取资金4000万元以上。
二、以重点园区、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和“三一0”示范工程为总抓手,突出抓好高新技术产业化
--加大省以上科技计划特别是科技专项计划的争取力度。以各类科技计划的组织实施为载体,选择一批具有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强的项目,申报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和重大科技示范工程项目;政企联手,跑省进京,争取更多的国家、省计划项目、示范工程和科技资金落户济南;全力做好各类示范试点城市的申报争取,加快我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以园区、企业、产品为依托,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突出抓好重点园区、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四个方面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重点加强以高新区、农高区、民营园特别是高新区为龙头的高科技园区的发展和培植,紧密结合东部产业带的建设,对齐鲁软件园、力诺工业园、石化科技园等给予重点支持,加快扶强、做大,规模强园,特色兴园。围绕我市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机电一体化四个重点领域,集中培植骨干企业群体,拉长产业链条,增强发展后劲。以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产品为抓手,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做法,集中认定和培植一批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高新技术企业、高新产品分别力争达到500家、500项。加快民营科技的发展,加速规模化、高新化、国际化,民营科技企业达到2200家,培植更多的民营科技企业成为高新技术企业。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指标列入市全方位目标考核范围,定期调度通报,确保两个百分点目标的实现。
--重点抓好“三一0”科技示范的提档升级。加强对“310”示范工程连续支持指导,强化服务功能,突出示范带动,注重规模效益。经过3年的重点培育,使10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企业、10家运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示范企业、10家科技兴农示范园真正成为我市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行业科技创新的典型、科技兴农的示范和依靠科技发展经济并取得飞跃发展的典范。抓好良种产业化工程的实施,推进农业的增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