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联网,是否能够随时获取信息,并且通过简报、明白纸等形式对外发布。信息发布是否及时,是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效果如何。
4-1区域代表性
园区所确定的主导产业、龙头企业、主要功能的选择和培育是否与区域优势、特色高度一致,符合区域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是否能够充分发挥本地区的特色农业和区域农业的比较优势。
4-2区域优势显示度
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整体带动作用是否有效和显著。
4-3区域发展前景
从园区现状和发展趋势看对区域未来发展是否具有显著的整体带动作用和潜在的发展优势。
5-1科技投入
园区是否投入了大量的科技经费,自筹资金是否高于县(市)区投入的资金,县(市)区经费投入与市科技经费投入比例是否高于1:1匹配。上级经费是否做到了专款专用或用于园区建设,如出现挪用、占用情况该项指标一律判为零分。
5-2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三年来转化科技成果的水平和效果如何,与有关农业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是否建立了稳定、灵活、有效的技术经济合作关系,科技支撑得力。对园区总体效果的作用如何。
5-3自主科技创新能力
自主研发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的综合能力如何,近两年获得专利和专有技术数量级水平如何,科技支撑农业发展的能力如何。
5-4技术推广能力
示范区与辐射区,园区与当地农户之间的科技传播渠道是否畅通,相互之间联结是否紧密,联动是否显著;园区是否成为农业新技术开发、转化、推广的重要平台或基地。
5-5人才引进和培养能力
园区的人才结构是否合理。能够吸引各类人才入园进行开发研究;农民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技能和创业致富能力明显提高;人员培训设施基本完备,培训方式先进灵活,设施利用效率高,培训内容实用性强,培训效果好,经常开展各类层次的培训工作。
5-6科技项目执行情况
园区承担多项市级以上各类科技项目,是否能够圆满完成项目计划任务,并获得一定数量的高水平的技术成果及经济和社会效益。
6-1基础设施
园区的水、电、通讯、交通等配套设施配备是否合理,便于为生产和销售服务,便于为农民和企业服务,设施利用水平如何。
6-2服务体系
园区技术成果转让、中介服务体系和生产资料、市场信息服务、产品销售体系是否活跃,服务效率、质量、水平和效果如何。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