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强自主创新、走创新型发展道路的主要任务。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在引进先进技术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创新。集中力量实施一批攻克核心技术、共性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的重大科技专项,造就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企业和品牌。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势资源产业、装备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优势特色产业,广泛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
二、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增强核心竞争力
(五)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深化企业改革,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主体。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抓紧制定激励和扶持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政策措施,调动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鼓励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立创新战略、品牌战略、技术标准战略目标,努力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关键技术,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掌握市场竞争主动权,提高核心竞争力。
(六)完善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支持转制科研机构进入企业,成为企业的重要研发力量;支持有条件的科研院所成为面向企业、开放式的创新基地。完善企业主导、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推进产学研互动。完善市场导向、政府引导并有利于创新的资源、人才配置机制,推动知识、技术、人才资源向企业流转,努力提高技术转移效率。完善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估和奖励制度,落实国家和省有关技术、知识要素参与创新收益分配的有关政策,依法保证企业技术创新的合法权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形成研究开发、成果产业化、技术改造的一体化机制,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步伐。
(七)完善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围绕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大力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努力提高企业研发机构运行质量,充分发挥企业研发机构在产业发展中的基础性平台作用。支持企业研发机构强强联合,鼓励大中型企业建立行业技术联盟。推动企业在关键、共性、重大与成套技术方面开展自主创新,突破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抢占产业和技术发展制高点。支持以企业为主体建立产学研联盟,鼓励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开展共建研发机构、联合培养人才、合作研究、成果转让、信息与仪器设备共享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动企业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加强对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保护。搭建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中介服务和投融资平台,强化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