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关于印发《江苏省农村地区反假货币“壁垒工程”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二、基本原则

  (一)加强领导、整合资源。争取地方政府支持,以建立人民银行、政府有关部门、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参加的农村地区“壁垒工程”工作协调机制为基础,以多种形式的银政、银警、银企合作为平台,以凝聚农村地区各方反假力量和资源为支撑,充分发挥人民银行的主导作用和银行业金融机构主体作用,着重调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反假货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以人为本、服务为民。以满足农村地区反假货币需要为工作出发点,以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指导方向。在反假宣传上,充分考虑农村居民特点,满足农村居民最迫切、最现实的识假、防假要求。在反假培训上,把握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实际,重点做好基础技能培训和基本宣传能力的培养。在反假平台建设上,重视农村反假货币宣传服务站等多种平台建设,既要符合实际,又突出工作实效。

  (三)分类实施、鼓励创新。以营造浓厚农村反假工作氛围、提升农村居民防假、反假意识为工作的切入点。人民银行在组织实施辖区“壁垒工程”中,可以根据各地区实际,综合选用多种推动措施,把握不同阶段工作重点和对象,深入研究,分类实施。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认真研究服务主体的特点和需求,积极探索反假宣传、服务的新形式、新渠道,把握受众的兴趣所在,努力做到寓反假工作于日常现金服务。

  (四)科学评价、持续推进。强化对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反假货币工作的考核评价,加强监督管理,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真履行反假货币义务。要科学制定农村地区反假货币“壁垒工程”的阶段性目标,对实施效果进行定期总结和评价,每年要针对农村反假货币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提出新的工作目标,持续改进和丰富反假货币“壁垒工程”的内容和措施,做到稳步推进,常抓不懈,牢固构筑农村地区反假货币坚强壁垒。

  三、实施目标

  (一)有效提高农村居民的反假意识和识假能力。强化反假货币宣传,逐步提高农村居民的反假货币水平和意识。农村地区假币收缴量逐年下降,每年组织开展农村地区假币非法流通调查,农村居民误收假币人数占调查总人数比例逐年下降,识别出假币的人数占比逐年上升。

  (二)有效提升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反假货币工作水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反假货币能力进一步加强,获取货币真伪识别师和鉴别师资格的人数占从业人员的比例逐步上升,开户企事业单位财会人员和结对的农村宣传服务站义务宣传员中获取货币真伪识别师资格的人数逐年上升,反假货币机具配置逐步完善。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