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重点监测可能影响系统性金融稳定的区域金融风险。探索建立区域金融稳定监测体系和监测指标体系,丰富金融稳定监测评估手段,为原有的宏观经济金融分析方法提供有益和必要的补充。强化区域系统性金融监管,提高系统性金融监管效率。 二是进一步强化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状况进行实时监测、评估,在风险发生时及时预警,制定应对措施。通过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金融风险的研究,建立科学的风险监测评估体系,准确地识别和测量其风险状况,有效控制、管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金融风险,充分发挥人民银行在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中的作用。三是积极主动、深入推进金融改革。抓住已改制上市银行的改革深化和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工作重点,深入开展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调研;客观评估农村金融改革成效,细致分析省级人民政府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权责安排和产权制度改革情况,探索适合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特点的治理模式;研究邮政储蓄银行加快完善公司治理,健全经营机制,加强内部管理的合理设计,探讨其分支机构组建、完善网点管理模式和网络服务功能的科学性和扩大小额存单质押贷款试点范围、增强对城乡社区服务的可行性。研究如何推动农业发展银行深化内部改革进而实现股份制改革的举措以及如何推动地方银行类法人金融机构改革重组,支持有条件的地方银行类法人金融机构联合重组和跨区域发展;深化信托、证券、财务公司改革,规范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四是积极推进“诚信龙江建设”,营造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围绕加快全省诚信体系建设,构建整体联动的金融生态体系。开展企业增信活动,组织好不良贷款处置工作,努力改善信用环境,塑造“诚信龙江”良好信用形象。继续完善社会信用的正面激励和逆向惩戒机制,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曝光和惩戒力度,提高公众信用意识,有效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档案、信用征集体系、信用评级发布制度、信息通报制度以及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贷投放和信用评级结果使用统计制度,全面准确及时掌握中小企业信用产品使用状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具体意见和建议。加大打击逃废债行为力度,借助公检法等社会各方力量,打造“诚信龙江”的良好金融生态环境。
八、加强对经济金融运行的监测、调研和分析,为全省宏观调控提供决策参考
(一)加强对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与预测,科学判断经济金融运行总体态势。一是用科学的方法对宏观经济金融形势进行深入分析,对地区经济金融形势做出准确、及时的判断。当前,应重点研究分析金融危机对全省经济金融的影响,特别是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二是做好金融统计分析工作,及时对主要金融指标的异常变化做出分析判断。加强对涉农贷款专项统计的分析工作,全面、系统地反映金融支农情况。三是完善人民银行与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以及企业之间的宏观分析联席会议机制,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及时了解和反馈经济金融运行动态。不断完善金融统计数据披露制度,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等媒体向政府部门、社会公众提供金融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