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条件的县区,可以建立信息产品销售市场;各县区可以根据自己的人才、技术和资源优势,结合南宁市的总体规划,重点培育和扶持辖区内的软件企业、信息产品制造企业和信息服务企业。
(十一)抓好教育信息化工作
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推进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的普及和运用;按照全市规划,配合市教育主管部门,通过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及互联网等多种手段,建设好辖区内的教育专网,实现辖区内中小学校的“校校通”,从而实现教育资源的充分共享。
(十二)加快电子社区建设
进行电子社区建设可以方便群众生活,提高生活质量,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信息化成果。要充分调动社会资金和引导相关企业,对辖区内基础较好的社区,进行智能化建设和改造:建设社区服务信息系统,提供家政服务、房屋维修、防火防盗、监控报警、水电气数据自动采集、家庭医疗保健、社区文化娱乐健身活动等业务,积极拓展网络银行、一卡通、视频点播、宽带接入、电子书城、电子商城等新业务,最终使信息消费和电子商务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利用市社会应急联动平台,建立和完善区县应急救助与非应急求助体系。
(十三)做好信息化宣传培训工作,普及信息化知识与技能
应制定县区信息化知识普及宣传计划。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及各种宣传手段,对辖区广大的城镇和农村居民普及信息专业知识,强化信息化意识。
要发挥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的作用,切实有效地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开展电子政务知识与技能培训。重点针对全市公共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内网网站及办公自动化系统、通用公文管理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政务信息发布系统等)进行培训。
制定公务员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标准和培训计划,制定考核标准和制度,编制培训教材,落实培训机构;要大力推广建立覆盖社区的信息化培训推广体系,使社会和公众掌握信息技术和技能,享受便民的电子政务服务和便捷的电子商务服务,提高生活质量和办事效率。
三、加快县区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强化组织与领导,推进具体工作
各县区要站在全局的战略高度,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充分认识信息化对县区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认识加快我市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为推进具体工作,首先要健全领导机构,各县区要成立以县区党政“一把手”为组长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统称为“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办公室的设置要做到编制、机构和经费的“三落实”,并赋予管理和协调本县区信息化工作的相关职能。
要制定和完善信息化工作制度,落实责任制,强化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任务按时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