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推进征信体系建设。继续扩大信息采集面,加大非银行信息的采集力度;扩大企业和个人信用报告使用范围,提高征信系统服务水平;积极推动我市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继续开展中小企业信息采集和更新工作,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档案数据库信息服务功能;积极探索整合涉农信用信息资源,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户的信用管理制度,鼓励和引导农村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在大力发展农村小额贷款的基础上,研究推出适合农村、农户特点的金融征信创新产品,切实发挥金融征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服务作用;全面推动信用担保机构和中小服务企业的信用评级工作;加强和规范应收账款融资管理,推进应收账款融资业务顺利开展,在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日常业务正常运行的基础上,逐步将收费权质押贷款范围扩大到城市供水、供热、公交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对具有一定还贷能力的水利开发项目和城市环保项目,逐步探索开办以项目收益权或收费权为质押的贷款业务,促进公共服务业加快发展。二是加快国库信息化体系建设。尽快推广人民银行总行统一开发的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加快与海关部门横向联网建设步伐,与市国税、市银联联合推广“刷POS机缴税”模式。通过加快国库信息电子化进程,加快政府对服务业资金扶持和拨付,为服务企业创造更为便利的缴税方式,从而实现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目标。三是完善支付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动农村地区银行卡的应用,加大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的宣传力度,推动邮政储蓄银行厦门分行在我市的所有营业网点开通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积极引导邮政储蓄银行厦门分行在我市的所有营业网点接入现代化支付系统,扩展支付清算网络在农村地区所覆盖的所有营业网点接入现代化支付系统;推广适合农村地区实际、农民易于接受的非现金支付工具,加大POS布放的力度,鼓励银行汇票、支票业务在农村的应用;加大农村金融服务宣传和金融知识普及力度。
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服务领域金融产品创新
金融系统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放弃低水平的竞争思路和做法,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发展方向,认真研究市场和政策变化,细分客户和市场需求,努力提供满足新时期要求的新产品、新业务。要构建良好的客户服务平台,改造经营网点,实施品牌战略,为辖区服务业提供包括投资、咨询、结算、风险管理等业务保障;要力求主业突出、多业交叉,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地满足服务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发展外汇、黄金和金融衍生产品,为服务业提供规避风险的渠道和工具。要多层次拓宽服务业融资渠道,积极推进应收账款融资业务,提供融资便利;扩大收费权质押贷款范围,发展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收费权质押贷款业务;开办公共服务产品项目收益权或收费权质押的贷款业务;加快辖区中小企业进入创业板融资;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要努力提供优质高效信托、融资租赁服务;要支持服务业通过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等方式进入境内外资本市场融资;保险公司要大力推动金融业务交叉销售和综合拓展,为服务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要引导民间借贷支持服务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