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创新监管方式,建设诚信经营的社会氛围
全省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积极探索、创新监督检查工作新途径、新方式。省局在全省推行分级监管实施办法,启动全省粮食流通企业信用数据库建设,坚持查处与预防相结合,监督与服务相结合。无锡市粮食局开展说理式执法,创新执法方式。徐州、泰州市在全省率先研发“粮食流通政务管理系统”软件,实现对监管对象进行科学、动态、高效的管理和服务,并对辖区粮食局监管工作进行动态督查和指导,提高了监管能力和监管效率。扬州市粮食局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了《扬州市粮食收购工作规范》,从收购准备、检验、验斤等八个方面对粮食收购者的收购行为进行规范,提升粮食收购服务水平,维护售粮群众的合法利益。
2008年,在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省粮食流通监督检查保障机制全面建立,监督检查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行政处罚力度明显增强,粮油质量监管全面覆盖,涉粮企业诚实守信意识进一步提高,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执法队伍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部分市、县粮食局监督检查机构实行的加挂牌子方式,不能专司监督检查工作;监督检查人员较少,且兼职较多,执法力量相对薄弱;部分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监督检查经费不落实、器材不足,直接影响了行政执法工作的开展;监督检查人员业务水平欠缺,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亟待提高;还有一些地方对粮食行政执法重视不够,出现“缺位”,行政处罚力度不大。
2009年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全省粮食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积极开展粮食流通环节的监督检查,扎实做好粮食清仓查库工作,加大行政处罚力度,严肃查处群众反映强烈的涉粮案件,推进粮食流通经营者信用体系建设,迎难而上,真抓实查,倡导诚信,为推动全省粮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附件:2008年度全省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先进单位
二〇〇九年二月十八日
附件:
2008年度全省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先进单位
(一)市级先进单位(5个)
南京市粮食局
无锡市粮食局
泰州市粮食局
盐城市粮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