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源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瑶区经济发展的决定
(乳县联〔1995〕008号)
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支持瑶区发展经济,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县委、县政府特作如下决定:
一、提高对加快瑶区经济发展重要性的认识。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大力发展生产,尽快改变贫困落后面貌,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贯方针,是一项具有重大的、深远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的伟大事业。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扶持瑶区发展经济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问题。要把这项工作摆上议事日程,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帮助瑶区脱贫致富奔小康。
二、明确指导方针与发展目标。发展瑶区经济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确立瑶区以林业为主体,以茶叶为突破口,种养结合,发展多种经营,分步实施移民的经济发展指导方针。到本世纪末实现:瑶区农户户均有林地30亩,高标准茶园1亩,人均稳产高产田0.4亩,人平纯收入不低于全县平均水平。绝大部分管理区通公路、有医疗站,大部分自然村通程控电话,农村居住条件达以新农村标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三、加强对瑶区工作的领导。县每年要召开一至二次专题研究瑶区经济发展问题的会议,解决瑶区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突出矛盾;瑶区乡镇领导要将工作重点转到解决瑶民温饱问题上来。县成立“发展瑶区经济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县农村工作的县委副书记和副县长担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县民委、山区办具体负责指导瑶区发展经济的工作,抓好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和扶持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同时,还要加强瑶区乡镇(场)党政班子和管理区班子的建设。要让那些事业心强、有开拓精神的、安心瑶区的干部充实到领导一线。从今年起,要在新录用的干部中安排部分到瑶区的管理区任职,实现定时定人定项的扶持发展生产和锻炼干部的方式,务求抓出成效。
四、加大挂钩扶贫力度。原来挂钩扶持瑶区管理(不含瑶区内的汉族管理区)不变,而原来挂钩扶持平原区的部分县直单位要改挂瑶区,时间为3至5年。各单位在扶持瑶区发展经济中要明确重点,找准突破口,每年要为挂钩点办一至二件实事。
五、继续抓好瑶族地区人口迁移工作。人口迁移是瑶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对居住在不具备生存条件地方的瑶胞要有计划地抓紧实施搬迁。已搬迁到汉区落户的瑶族农户,要立足于长期发展的观点,从生产资料(包括种子、化肥、农药等)、资金和政策上给予扶持,由政府出面划定地段、耕地、山岭,明确山地的权属,完善各项手续。并在三年内免征公粮,使他们有一个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以便长期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