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内 容
| 教学活动建议
|
主题一:性发育与性别
1.性别与性征。
2.性激素与性发育。
3.性发育异常(性早熟、青春期延迟、女性多毛症等)。
4.性别的生理和心理差异。
5.性别角色与易性症。
6.同性恋问题(国内外同性恋的历史及现状、什么是同性恋、同性恋形成的原因、同性恋对个人及社会所造成能的影响、正确区别同性恋和同性依恋、正确对待青春期同性恋行为和假性同性恋、同情、理解、宽容--不歧视弱势群体)。
| 1.录象资料:性别及其多层含义、性别差异的影响、性征,性染色体与性分化、胎儿性别的决定、性激素与性器官的分化。
2.拼图游戏:性激素的作用和调节。
3.有奖辩论赛:根据平时的观察,男女在生理和心理上有哪些差异,哪种性别更胜一筹?结果列表。
4.课前收集有关同性恋的资料:如照片、报道、故事等。
5.观看台湾故事片《喜宴》片段。
6.案例分析:正确区别同性恋和同性依恋,青春期同性恋行为和假性同性恋。
|
主题二:异性交往
1.正确对待异性交往:异性交往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中学生正常的异性交往的特点,正常异性交往有助于青少年的成长。
2.中学生异性交往的原则和礼仪。
3.中学生异性交往的误区--对学习、生活的影响,以及可能引发的问题。
4.学会拒绝,避免异性交往过密。
5.如何走出困境。
| 1.对话续写:班长对老师说,他们班的风气不太好,男生总爱和女生一块儿玩,猜老师是怎样回答的?
2.“偶像”竞选:评选班里最受异性欢迎男生女生。讨论并说出他们最受异性欢迎的特质。
3.即时无记名调查:你们班有中学生恋爱的现象吗?
4.有奖辩论赛:中学生恋爱利与弊。
5.角色扮演:等待你的肩膀再厚实一点。
|
主题三:性道德与性保护
1.性责任与性冲动(青少年性道德特点,自然人与社会人的矛盾,放纵性冲动的后果,婚前性行为的影响,克制性冲动、避免婚前性行为的方法)。
2.学习如何保护自己,以避免遭受性骚扰、性虐待及性暴力。学会拒绝性要求,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 1.收集西方国家性解放的不良后果的相关资料。
2.小组讨论:婚前性行为对青少年的危害(包括男性和女性)。
3.角色扮演:如何判断和应对性骚扰,预防和应对的技能。
4.案例剖析:未成年人性犯罪与法律保护。
5.爱情名著赏析:从中感受人“性”之美。
|
主题四:婚姻与家庭
1.婚姻与家庭的定义及相互关系。
2.婚姻与家庭的意义(情感归宿、两性互补、传宗接代、促进人格成熟)。
3.家庭成员的责任与义务。
4.家庭成员的和睦与沟通(代沟、沟通技能)。
| 1.小组讨论:婚姻与家庭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2.案例分析:丈夫、妻子、父母、子女的责任与义务。
3.角色扮演:走近父母。
4.情景剧:婚姻介绍所。分析现代人的择偶原则和标准。
|
主题五:少男少女青春美的欣赏与追求。从美学角度来提高、发掘性审美能力,发现生命的整体美,真诚地体验青春之美,更加热爱人生、珍惜人生。
1.展现青春活力的形象美(自然清纯、丰满健康等)。
2.培养持久永恒的内在美(高雅、阴柔、阳刚)。
| 1.照片欣赏:同学们挑选自己最满意的、能体现青春活力的几张生活照,投影展示,体现青春之美。
2.集体讨论:哪些内在和外在的美最能体现青春美。
3.评选“青春之星”:根据同学们讨论的青春美的特点评选,并留下纪念照片。
|
主题六:人口与优生优育
1.人口与计划生育(全球以及我国人口状况,我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计划生育的内容及其重要性)。
2.优生优育(概念、重要性、影响因素、做法措施):以遗传学原理为基础,分析人类正常性状和疾病的遗传方式,以及在发展优生优育和防治遗传性疾病等方面的知识。
| 1.学生课前查找我国及世界人口发展状况的相关资料(其中包括人口数量、年龄结构、性别结构、文化结构、地域分布、种族等)。
2.观看资料片:人口与计划生育、遗传性疾病等主题。
3.集体讨论:遗传变异与优生优育。
4.案例分析:婚前检查的意义和作用;孕期保健对胎儿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