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努力增加资金投入
为努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各地今年均加大了有关项目及资金的扶持力度,积极为粮油产业发展输血加油。
江津市安排50万元用于10万亩优质粮食基地建设,安排25万元用于示范片建设。合川市今年的农发资金比去年预算增加了1倍,安排12万元建立2个农业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展示基地,安排120万元农发资金整修引水灌溉渠道72.1公里。北碚区一是今年继续对再生稻按5元/亩给予补助;二是在春耕期间全区农村统一开展灭鼠行动,由区财政拨款购买原药(饵料),各镇配套5万元作为工作经费;三是安排5万多元,新建5个病虫测报点,进一步强化病虫监测工作。渝北区将土地出让金的12%用于建设高标准农田;投资1040万元,实施土地治理1.3万亩;依托国家三峡库区周边绿化带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投资194.4万元建设2300亩基本农田;同时,继续加大对农民蓄留再生稻、购置农机具、参加技能培训的补贴力度,安排了专项资金建设优质粮高产高效示范片和粮食生产工作考核等。
二、助农促耕真抓实干
为切实提高主推技术覆盖面和到位率,各地今年均大力搞好助农促耕活动,加强技术培训示范,
云阳县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组织千名农业科技人员大搞“助农促耕”。一是积极宣传中央“一号文件”及市县有关会议精神,提高农民政策意识;二是开展送政策、送技术、送信息的“三送”下乡活动;三是狠抓示范点建设;四是帮助外出务工农户和缺劳农户搞好春耕、春播和春管;五是积极协助各乡镇建立各类生产协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0个等。垫江全县75名农业科技人员,在春耕时节分成6个科技服务分队深入乡镇蹲点,围绕“科技兴粮”主题,深入田间地头第一线、具体指导面对面、服务效果看得见,现场“把脉问诊”,被农民亲切地称为“庄稼医生”。目前,共为农民送去23万份《购种指南》、13万份《最新农作物种植技术》和《特色农产品种植要点》等书籍。南川市农业局为让农技员切实为农民办实事,要求每个农技员至少联系一户农业科技示范户,每次下乡要求必须有工作内容记录、指导农民技术记录,每个农技员全年下乡不少于200天。为此,他们特意制作了一张考勤表,发到83个农技员手中,要求每次下乡要让受指导的农民签字,并加盖乡镇公章,以此与农技员的每月下乡补助、年终考评和目标考核奖励挂钩。局里每月收集一次考勤表,检查内容并登记备案。永川针对农民在春耕生产中缺技术、资金、劳力的实际,今年组织4000余名机关干部走出办公室,采用“两送一帮”,即:送技术、送资金和帮扶困难家庭,深入田间地头扶农促春耕。共计帮扶困难家庭2235户,送去近30万元的种子、农药及化肥等农用物资。万盛区组建了农业生产7人专家组、启动了“十百千万”农业科技下乡活动,即办好十个农业科技示范片、区级科技人员与百户农民结对子、培训千个科技示范骨干、万人次农技人员下乡服务,全区已完成技术培训2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5万份,拟完成开通农网广播1000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