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外公开的内容
(1)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发展计划、工作目标及完成情况;
(2)政府事关全局的重大决策及出台的政策;
(3)财政预决算及其执行情况;
(4)重要专项经费的分配、使用和重要物资招标采购情况;
(5)上级政府或上级政府部门下拨的与人民群众有关的专项经费、物资分配使用情况;
(6)重大基本建设项目及其招投标情况;
(7)政府投资建设的基础设施,公益事业有关情况;
(8)政府行政审批项目、程序的执行情况;
(9)政府采购情况;
(10)政府向社会承诺为群众办实事的事项及完成情况;
(11)当地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理情况;
(12)干部选拔任用、公务员录用、评选先进、机构改革人员分流以及群众普遍关心的其他事项;
(13)本单位的行政职能、职责范围;
(14)机关办事内容、办事依据、办事条件、办事程序、办事过程、办理时限和办事结果;
(15)机关办事纪律、服务承诺以及违诺违纪的投诉途径,处理办法等。
(二)对内公开内容
主要是公开市政府及其部门的内部管理、工作运作等方面的内容,包括:(1)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2)机关内部财务收支情况;(3)干部人事管理情况;(4)干部职工收入分配、福利待遇情况;(5)干部职工关心其他重要事项。
各单位可结合实际,进一步明确并细化政务公开的具体内容。对群众较关注、反映较多的敏感问题,以及群众普遍要求公开的,实行群众点题公开,群众点题要求公开的内容,除保密规定不能公开的以外,原则上必须进行公开,逐步由“政府公开什么、群众看什么”向“群众想看什么、政府就公开什么”转变。
三、政务公开的形式和时间
(一)公开的形式
公开的形式可以各种多样,各部门、各单位必须从实际出发、讲究实效。
一是通过网络公开。建立电子政务交换平台、利用电子网络科技含量高、方便快捷的特点、推行网上办公。实现交互式的网上公开。目前阶段主要利用北海市政府公共信息网,实施政务公开,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形成北海政务公开网络系统。
二是通过电子触摸屏、电子显示屏公开。在市政府和行政审批相对集中的部门设置电子触摸屏、方便群众查询,在行政审批办证大厅设置电子大屏幕对政务公开内容进行滚动式发布。
三是通过“窗口”公开。利用行政审批办证大厅、土地产权交易中心、招投标中心、人才交流中心等各大“窗口”和各部门建立的服务窗口实施政务公开,把所有“窗口”建成方便群众集中办事和人民群众行使知情权的场所,把“窗口”建成政府与市民联系沟通的桥梁和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