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加强生活饮用水的管理。卫生部门每学期抽检一次以上;自备水源的学校应当采取有效的消毒、防污染和防范投毒措施,保证供水的卫生质量。有二次供水的学校,每年应定期进行一次清洗消毒。
6.不断规范餐饮业的经营行为。餐饮单位的第一负责人要对整个单位的卫生质量负全面责任,严格按照《
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有关规定,采取有力措施对本单位进行管理。要严格规范经营行为,重点是加强原料进货渠道及索证管理,原料采购要定量,不要积压,尽量采购定型包装的食品及原料,采购要索证,保证原料卫生质量。蔬菜要经过农药残留检测,并采用有效方法去除残留的农药,预防蔬菜农药中毒。加强加工场所、加工过程的管理,生产、加工场所要保持整洁,防止交叉污染,要完善卫生设施及餐具洗消保洁设施。
7.加强节日食品市场管理。国庆、元旦前,卫生、工商、质量技术监督、旅游等部门要对旅游景点食品及食品经营单位进行检查,取缔无证经营,查处伪劣食品。
8.以食品专项整治为契机,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分子。一是查处无证非法生产经营食品企业;二是查处销售和采购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如咸河豚鱼干、用ddv等农药浸泡鱿鱼等海产品及掺有“吊白块”的米粉、粉丝、蜜枣和腐竹;三是查处经营私宰肉、病死肉的违法行为。
各级卫生部门要加强对集贸市场水产品、米粉、粉丝、蜜枣和腐竹的抽检,查处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的违法行为;畜牧兽医部门要加强对市场和饭店、食堂的畜禽肉类的兽医检疫。
9.冷饮店要有固定场所和专用加工间,生产用水要符合卫生要求,饮料生产要采用全自动生产设备,生产场地符合卫生要求;不得生产“三精水”;在冷饮、饮料加工业中推行量化分级管理。
10.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要建立防范投毒及有毒有害物质污染食品的管理制度,完善防范投毒及有毒有害物质污染食品设施。
(六)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开展食品卫生安全整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涉及面广、任务艰巨,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把整治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纳入为民办实事的范畴,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工作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并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形成专项整治工作的有效机制。
2.部门联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卫生部门要加强对食品经营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经贸部门要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农产品加工、酒类制造、成品饮用水等企业协调管理,确保食品卫生安全。公安机关要依法严厉打击食品市场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敲诈勒索和暴力抗法行为。教育部门要加强教育系统学生食堂等全面检查,在学生中开展食品卫生等教育,使学生注意饮食安全卫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市政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饮用水的监测与管理,确保饮用水安全。农业部门要切实做好流失在社会上的剧毒急性鼠药和剧毒农药等危险化学品清理收缴工作,同时要加强对蔬菜基地农药使用的指导及管理。工商部门要严把市场准入关,加强对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虚假广告、制假售假和乱设摊点等扰乱食品市场秩序行为的查处;加强站(点)和客运车辆上食品经营摊点的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和质量欺诈行为的打击力度。物价部门要加大对景区(点)擅自提高食品价格行为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价格欺诈行为。宣传部门切实做好《
食品卫生法》、《食品卫生条例》、《集贸市场食品管理办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生活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等的宣传教育工作,使之家喻户晓,统一全社会思想,减少治理阻力,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