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积极发展小城镇。各县(区)发展小城镇要从实际出发,明确重点,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搞好示范,逐步推广。要以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各县(区)都要培育一至二个中心城镇,发挥中心城镇在加快经济建设中的龙头带动作用。通过引导乡镇企业集聚,加强市场建设,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小城镇发展。
四、突出做好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性工作
11、完善城镇规划体系。抓紧修编全市及各县(区)、各开发区、重点建制镇的总体规划,编制城市及重点县城近期建设规划,尽快构筑全市城镇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衔接的城镇规划体系。城镇规划要做到住宅进区、商贸进场、工业进园。
12、强化规划管理。右江区城镇规划由市人民政府统一集中管理,各县城镇规划由县人民政府集中管理。实行规划公示制度和听证制度,发放城镇规划法定图册,形成规划管理公开化、科学化、制度化和全社会普遍参与、监督规划的运行机制。
13、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抓住重点项目建设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这一机遇,把城镇基础设施提高到一个新水平。重点抓好交通、通讯、供电、供水、排水、垃圾处理、防灾减灾、防空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抓好教育、科技、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卫生医疗、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设施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镇的综合服务功能,使城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14、改造旧城区,建设新城区。有计划有步骤改造或拆除影响城镇功能和城镇景观的旧建筑及临时设施,改造城镇出入口、城郊结合部和小街小巷。组织实施旧房改造、穿衣戴帽工程,各县(区)都要做好试点工作,取得经验,逐步推广。改旧建新工作要以市场为导向,做到统一规划、统一开发、配套建设。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建设新城区,拓展城镇发展空间。
15、加快住宅小区建设。以现代化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准来设计建设住宅小区,体现集约化、特色化、生态化、数字化、智能化,突出山水、生态特色。住宅小区要集中连片开发,走综合开发的路子。提高公共设施配套水平,规模较大的住宅小区要配有体育运动、卫生保健、文化娱乐、环境保护等设施,扩大绿地面积,增加园林休闲功能和人文内涵。强化物业管理,完善社区配套服务。新建住宅小区必须实行物业管理,老住宅小区也要逐步推行物业管理。同时,要大力发展经济适用房,增加廉租房,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落户。
16、抓好城镇绿化、亮化、净化、美化、硬化工作。做好以公路主干线、城区和著名自然景点为主的“路、城、点”森林生态群带建设工作,突出体现山川秀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森林山水生态城市的特色。城区要以街路、广场、公园、机关庭院、住宅小区绿化为重点,树木、花草相结合,提高城镇绿化覆盖率,美化城镇夜景;加强城镇环境卫生整治和街道建设力度,美化城镇环境,提升城镇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