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实施意见


  坚持因地施策,分类指导。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科学确定城镇化发展目标。以产业集聚程度决定城市发展规模,以就业岗位决定人口转移数量,以群众意愿决定城镇化推进力度。

  坚持创新机制,破解难题。按照“超常规、不违规”的原则,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依靠创新解难题、破瓶颈、除障碍,建立健全城镇建设和管理长效机制。

  (四)主要目标

  实施城乡建设3年行动计划,全面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实施项目带动,强化产业支撑,加快人口集聚,构建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县城为骨干、小城镇为依托的市域城镇体系,推动城镇化快速、持续、协调发展,实现城乡面貌“3年大提升,5年换新颜”。

  到2015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8%以上,城镇常住人口达到550万。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3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140万。全部县城人口规模达到20万以上,邓州市达到45万。12个建制镇镇区人口发展到4-6万,36个建制镇镇区人口发展到3万左右,74个建制镇镇区人口发展到1万左右。城乡建设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逐年提高,城市新区初具规模,城镇主要基础设施人均水平赶上全省平均水平。城镇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综合竞争力大幅提升。

  二、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构建现代城镇体系

  (五)高标准编制城乡建设规划。坚持统筹城乡、优化布局、节约集约、复合发展、突出特色的理念,增强规划编制的前瞻性、科学性、系统性。加快完善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实现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各类产业规划有机结合。科学安排城镇建设、产业集聚、农田保护、村庄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建立由市域城镇规划体系、城市总体规划、乡镇规划和村庄规划构成的现代城乡规划体系。

  (六)构建现代市域城镇体系。按照“强化中心、拓展两翼、轴线辐射、网络发展”的总体发展战略,以中心城市为核心,打造镇平、新野、内乡、方城、唐河、社旗、南召等县城组成的一小时城市圈;以宁西铁路、焦枝铁路和G55(二广)、G40(沪陕)高速公路两个“十字”形重要通道为市域城镇与产业发展轴;以邓州市、桐柏、西峡、淅川县城为四极,形成“一心一圈两轴四极”的城镇空间布局。做大做强南阳中心城市,提升综合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构建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县城为基础,以中心镇为支撑的层次分明、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现代市域城镇体系。

  (七)打造豫鄂陕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按照“白河为轴,两岸并举、一体两翼、组团发展、区块突破”的总体思路,拉大城市框架,做强中心城市。打通仲景路、独山大道、明山路、人民路、车站路、北京大道“六纵”和光武路、张衡路、天山路、高新路、白河大道、长江路“六横”快速通道,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以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现代物流三大产业板块为重要支撑;把南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鸭河工业区、南阳新区、光电产业集聚区、新能源产业集聚区、官庄工业区连为一体,形成南阳高新技术产业“珍珠链”,全面提升中心城区产业集聚和带动辐射作用。加快南阳新区规划建设,推进鸭河工区和官庄工区建设,加快向产业集聚区和城市新区的转型升级,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官庄和鸭河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新格局,力争在3-5年内把南阳打造成为豫鄂陕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