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甘肃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着眼于优化经济结构、方便群众生活、增强社会功能,把促进第三产业大发展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
  19、着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坚持面向生产,发展金融保险、科技研发、文化创意、工业设计等现代服务业,促进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积极发展地方性金融机构,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鼓励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扩大金融开放,建立健全投融资平台。发挥我省承中启西的通道优势,积极发展通道经济,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重点物流园区和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基本形成较为健全的城乡大宗商品配送体系。优化和完善通信基础设施网络布局,推进“三网融合”,促进信息产业发展。
  20、加快发展旅游业。把旅游业作为全省经济的重要支柱,加大旅游产业投入力度,改善旅游硬件设施,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精品景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畅通旅游通道。加大旅游项目和产品开发,创新旅游消费方式,丰富旅游服务内容。加大推介宣传力度,提高甘肃旅游业知名度。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增强旅游企业的竞争力。拓宽旅游投融资渠道,吸引各种资金参与旅游产业开发。

  六、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完善基础设施和优化生态环境是我省面临的长期而艰巨的重大任务,必须强化措施,坚持不懈地加以推进。
  21、建立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优势互补、布局合理、运能充分、快捷通畅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2015年实现主要出省通道、省会与各市州所在地之间高速公路连接,实现县县通高等级公路的目标。进一步加大铁路建设力度,力争到2015年实现14个市州全部通铁路,形成高速、高路网密度的铁路运输体系。支线机场覆盖所有市州,建立比较完善的民航运输网络。
  22、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力度。加强祁连山冰川和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加快石羊河、黑河、疏勒河及渭河、泾河、洮河等流域综合治理,实施甘南重要水源补给功能区生态恢复与保护,推进黄土高原、陇南山地及刘家峡库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完善和落实差别化的政策措施,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抓好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推进以河西地区为重点的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好500万亩梯田建设工程和水源及绿洲边缘地区综合治理工程。加强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预警预报和防治,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大力实施退牧还草、封山禁牧,加快生态修复。巩固和扩大兰州南北两山绿化成果。着力解决重点流域水污染、矿区环境污染、城市大气污染、农村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加强核设施、核辐射监测和用核安全管理。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