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组织实施爱国卫生发展规划;
(三)组织开展全民健康教育活动;
(四)组织开展卫生创建活动;
(五)制定和实施爱国卫生工作标准和检查办法;
(六)指导、监督、检查和协调爱国卫生工作;
(七)开展爱国卫生工作的交流、合作和有关科学研究;
(八)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八条 发展改革、财政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把城乡除害防病、健康教育、卫生基础建设(包括农村改水、改厕)等爱国卫生工作所需经费列入预算,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分期实施。
第九条 城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在繁华地带,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等单位应当在醒目处设置固定的健康教育专栏。
中小学校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开设健康教育课,幼儿园应当对幼儿进行卫生常识教育。
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宣传媒体应当设立健康教育固定栏目。
第十条 单位和个人应当积极参加"除四害"活动。
卫生、商务、粮食等行政管理部门在"除四害"工作中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及爱卫会工作要求,对饮食物品的存放、生产、销售场所进行依法管理。
第十一条 单位和个人应当自觉维护公共卫生。禁止在城市区内非指定地点倾倒垃圾、粪便、焚烧杂物、丢弃废物;禁止乱贴乱画和随地吐痰、便溺。
建设、旅游、园林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及爱卫会工作要求,做好城市街道、旅游景区(点)、公园(绿地)等公共场所的卫生设施建设,并依法进行环境卫生保护和管理。
第十二条 禁止生产、经营和使用不符合医疗卫生标准的消灭、防治病媒生物药品。
药监、工商、农业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及爱卫会工作要求,依法对消灭、防治病媒生物药品的生产、经营和使用进行管理。
第十三条 影剧院、医院、学校、托儿所、幼儿园、车站、机场等公众聚集单位应当按照《
洛阳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规定》,做好禁止吸烟工作;个人不得在禁止吸烟场所吸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