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实施文化精品工程
(一)打造理论学术精品
1、完善每两年一届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机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机制,加强惠州历史文化和应用对策研究(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承办单位:市社科联)。
2、积极打造《惠州文化建设丛书》等理论学术精品,争取每年推出一批在省、市具有重大影响的应用性成果、逐步形成若干在省、市具有重大影响的理论品牌(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承办单位:市社科联)。
3、开展古籍普查工作,认真开展惠州文化经典整理、出版工作,研究编纂惠州文化经典书籍(牵头单位:市文广新局)。
(二)推进文艺精品创作
1、近期重点扶持好电视剧《玫瑰人生》、《苏东坡寓惠传奇》、龙门农民画动画片《舞火狗》和一台独具惠州特色的文化旅游剧目等作品的创作和生产。(主办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惠州广电传媒集团,惠东县、龙门县)。
2、积极参加全国、全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以及“群星奖”等文艺奖项评选,争取推出一批“既叫好又叫座”的文艺精品佳作,获国家级、省级奖项的作品数量有较大幅度增加(主办单位:市委宣传部;承办单位:市文广新局、市文联)。
(三)创新艺术生产模式
1、构建科学的文艺创作生产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惠州文化发展基金等专项资金的作用,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鼓励、扶持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文艺精品(主办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市文联、市慈善总会)。
2、鼓励支持本地各类社会文艺人才建立专家工作室,积极引进李小可艺术工作室暨李可染艺术基金会南方分部,以及邵秉仁等国内外艺术名人到惠州设立工作室,使惠州聚集一批一流的文化艺术大家(主办单位:市文广新局、市文联)。
3、采取政府定制采购、项目招标、成果引入等形式,扶持重点国有文艺院团,发展民营演艺机构,支持惠州学院组建惠州市交响乐团,创作《山水惠州》等多部体现本土特色风情的歌舞诗,创作一组反映惠阳、龙门、惠东民俗风情的舞蹈(主办单位:市文广新局;参与单位:惠州学院,各县、区)。
六、实施文化产业工程
(一)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园区
1、推进广东(惠州)港澳台影视拍摄基地(牵头单位:市文广新局;参与单位:市发改局、惠州广电传媒集团,惠城区)。
2、推进粤港澳文化创意产业实验园区建设(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参与单位:市发改局,仲恺高新区)。
3、推进惠州印刷创意产业园建设(主办单位:市文广新局,东江高新区)。
4、建设惠州报业全媒体产业基地(主办单位:惠州报业传媒集团)。
5、建设惠州广电传媒新闻综艺中心(主办单位:惠州广电传媒集团)。
6、推进惠州新华文化广场建设(主办单位:市新华书店)。
7、建设龙门农民画产业园(主办单位:龙门县)。
8、推进惠州市迪可可国际儿童城建设(主办单位:惠城区)。
9、推进惠东金融街天后宫民俗文化产业园建设(主办单位:惠东县)。
10、推进明丰罗浮山生态城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主办单位:博罗县)。
(二)大力扶持和发展一批骨干文化企业和知名品牌
1、重点扶持报业、广电两大传媒集团全媒体、跨行业发展,努力打造成资产超10亿、全省一流的重点传媒集团;大力支持市新华书店通过重组开展跨地区连锁经营,做大市场规模(主办单位:惠州报业传媒集团、惠州广电传媒集团、市新华书店)。
2、大力扶持会展业发展,努力把惠州会展中心打造成为开放水平高、竞争能力强、带动作用大、布局合理并有鲜明特色的会展中心。(主办单位:惠州广电传媒集团、市经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