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每个县(区)城区要有文化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化广场、数字电影院(主办单位:各县、区)。
12、实施市区广播电视网络升级工程。有线无线结合、支持物联网功能和业务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NGB)在我市建成,全面推进高效可信的三网融合业务(主办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参与单位:市经信局、惠州广电传媒集团)。
(二)推进农村文化设施建设
1、乡镇(街道)要建有综合文化站、文化广场,行政村(社区)要有综合文化室和农家书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服务网点、固定的电影放映点(主办单位:各县、区)。
2、全市73个文化站达到二级站以上标准(主办单位:市文广新局;参与单位:各县、区)。
3、全面完成农家书屋与社区书屋建设工作,到2012年,全市1044个行政村、197个社区实现全覆盖(主办单位:市文广新局;参与单位:各县、区)。
4、实现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9%以上(主办单位:市文广新局;参与单位:惠州广电传媒集团,各县、区)。
5、中心乡镇有1套以上数字电影放映机;每个县(区)有1-2个行政村(社区)电影放映示范点(主办单位:各县、区)。
6、实施文化扶贫工程。结合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加强贫困村的文化设施建设,开展有针对性的文化活动(主办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参与单位:各县、区)。
(三)推进企业文化设施建设
1、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育优秀企业文化,增强企业文化意识和人文关怀精神,鼓励和支持工业园区、企业建设职工书屋、俱乐部、“职工之家”等员工文化设施。力争到2015年,全市较大型企业要建成职工书屋、俱乐部、“职工之家”等员工文化设施(主办单位:市委宣传部;参与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市国资委、市文广新局、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各县、区)。
2、推动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以及市歌舞剧团等专业艺术团体与企业、厂矿共建企业文化服务机构和服务点,丰富企业员工及外来务工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主办单位:市文广新局、市科协;参与单位:惠州慈云图书馆、市文化馆、市博物馆、市科技馆,各县、区)。
3、开展企业文化场馆及设施建设工作。推进职工书屋、文化室建设,开展企业(员工200人以上)文化设施建设达标活动(主办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参与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各县、区)。
(四)提高城乡规划建设的文化品味
1、积极开展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创建申报工作(主办单位:市文广新局;参与单位:市委宣传部、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市园林局、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各县、区)。
2、大力推进文化与城建的融合,以建设现代城市主轴线、历史文化主轴线、山水主轴线为目标,彰显“岭南风格、惠州韵味”的城市文化魅力(主办单位: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参与单位:市文广新局)。
3、加快历史人文资源的保护和规划建设,推进挂榜阁、丰湖书院建设和水东街改造,恢复苏东坡寓惠遗址,重建一批富有历史文化气息的景观和建筑群,依法修复叶亚来故居、邓承修故居、邓仲元故居、陈炯明墓园、廖氏兄弟(廖尚果、廖辅叔)故居旧址等一批文物古迹,重塑惠州历史风貌,丰富历史文化主轴线,不断提升城市人文内涵(主办单位:市文广新局、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各县、区)。
4、完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制,做好国家级、省级文化遗产申报和保护利用工作(主办单位:市文广新局,各县、区)。
5、做好古村落、古建筑的普查和保护工作,开展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以及“民族民间特色之乡”创建活动,力争2015年前,桥西金带街、铁炉湖明清古街等申报历史文化街区,惠东县多祝镇田坑村古建筑群、龙门县永汉镇鹤湖围屋、博罗县龙华镇五村、惠东县多祝镇皇思扬村等申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主办单位:市文广新局、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各县、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