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监人员持证率达100 %,质监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达70%以上,工程质量监督面达100%,质量管理责任制落实率100%,在建项目工程分部工程合格率达100%。
交通企事业单位实行政务公开覆盖面达100%,机关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每年不少于60天;交通文书档案达标率95 %,信访件回复、回告率100%;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复、见面率100%,满意率95%以上;机要保密工作安全无误,综合治理工作全面加强。
--职工队伍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在全省交通系统评选“十佳工程”、“十佳车船”、“十佳港站”、 “十佳交通执法标兵”,新创建20个最佳文明示范窗口、10个最佳青年文明号、2条省级文明路、2条省级文明客运示范线、1条省级文明航线。
加强交通人力资源开发,优化人才资源配置。继续实施“十、百、千”人才工程,按照实行重大项目首席专家负责制的要求,培养10名专业学科带头人、100名高级工程师、1000名工程师;培养一支结构合理、门类齐全、数量充足的交通人才队伍,在职职工中中专以上学历、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和技工人数分别达到30%、25%和60%,科技贡献率明显提高。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培养交通技能型紧缺人才的重要基地。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落实,工程廉政合同签订率100%,交通系统无大案要案发生;无违反党风廉政建设“五不准”的违纪行为发生;无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群众举报的违纪案件查处率100%。
三、“2005-交通质量管理年”的工作重点
为全面实现“2005-交通质量管理年”总体目标,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各项工作。
(一)抓组织领导。为确保“2005-交通质量管理年”卓有成效,省厅成立“2005-交通质量管理年”领导小组,林志慧同志任组长,徐佑林、张学锋、龙传华、徐健、张月斌、黄大元、刘宏友同志任副组长,成员由省公路局、运管局、港航局、高路集团、厅机关有关处室主要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厅办公室,熊涛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各级交通部门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组织管理机构,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制定《“2005-交通质量管理年”实施方案》,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真正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抓宣传教育。省厅将在湖北交通报开辟专栏对“2005-交通质量管理年”进行专题宣传,适时召开现场会、推进会,动员全省交通职工积极参与,欢迎社会各界予以监督。各级交通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介,采取多种形式营造宣传声势,让广大交通职工全面领会实施“2005-交通质量管理年”的目的、意义和内容。要加强各层次干部职工的质量意识教育,普及行业质量标准和应知应会知识,切实增强质量、服务意识,激发职工比、学、赶、超先进的积极性。为畅通信息渠道,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各级交通部门要明确专门的信息联络员,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本地区“2005-交通质量管理年”的动态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