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湖北省交通厅关于2009年为“湖北交通改革攻坚年”的决定


  (七)破解资金瓶颈制约,深化交通投融资机制改革。一是争取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入交通建设。严格落实燃油税返还资金的使用、分配和监管机制,确保燃油税转移支付资金“四不变”和“四不”的原则落到实处,积极争取各级财政确保将返还的燃油税增量部分全部用于交通发展。二是确保通行费收入持续增长。以“安全优质服务创建活动”、先进的科技手段和严格的目标责任管理保增长。三是探索建立交通投融资新机制。鼓励各市州通过整合现有交通资源、划拨土地、财政资金等组建地方交通投融资机构;鼓励各地以每年中央转移支付的燃油税资金为质押,以政府信用为依托,积极争取银行信贷融资,支持交通建设;继续以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收费权为质押向银行融资,完善统贷统还机制;继续全面开放交通投资市场,大力推进高速公路招商引资由“以省为主”转向“以市州为主”,推动交通筹融资由“招商引资”转向“招商选资”。

  (八)推进交通职能转变,深化交通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一是积极推进大交通改革试点,认真落实综合交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等六项综合交通发展协调机制。二是完善高速公路建设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省高管局统一管理政府还贷公路建设的新机制,推进地方区域性高速公路建设由“以省为主”转向“以市州为主”,完善“投资多元化、管理一体化”管理新模式。三是积极推进普通公路养护管理改革。制定政府还贷公路“撤除收费站、保安全畅通”工作方案,进一步完善普通公路养护管理运行机制,全面加强治超管理,确保良好的路容路貌路况。四是积极推进公路专业汽渡改革。五是着力深化交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九)发展交通现代物流,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一是以建设武汉杨春湖综合客运换乘中心为示范,着力推进客运“零换乘”。进一步加快武汉、襄樊、荆州、宜昌、黄石、十堰、恩施等7个国家公路主枢纽建设,切实加强客运站场设施与铁路、轻轨、城市公交的规划衔接和配套建设。二是以建设宜昌、襄樊两个省域副中心物流基地为示范,着力推进货运“无缝衔接”。积极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提高物流的专业化、社会化水平,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三是以仙洪新农村试验区为示范,积极探索农村公共交通新体系。按照“农村公路通到哪里、客运班车就通到哪里”的总体要求,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研究制定进一步支持农村客运发展的相关扶持政策,探索农村公共交通新模式,建立农村客运“开得通、留得住、有效益”的长效机制。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