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指导意见[失效]

  二、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建设“信用安徽”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发展现,以改善食品安全信用环境,培育食品安全信用意识,规范食品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和食品市场秩序,全面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为目的,以加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建设为核心,通过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综合抓好食品安全制度规范、管理服务系统与运行机制建设,促进整个区域性信用环境的逐步好转,进一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推动、部门联动、市场化运作、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原则。政府推动、部门联动要求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各政府监管部门共同发挥规划、指导、组织、协调和服务的作用,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建设提出指导意见,制定发展规划,落实政策支持,完善法律保障,确定基础标准,加强运行监管,营造舆论环境,推动联合建设;市场化运作要求在企业信用信息的征集、评价、披露等方面发挥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全社会广泛参与要求政府、行业协会、企业、消费者等共同参与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
  2、坚持统筹协调、分工合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统筹协调要求市食品安全协调部门要与有关部门共同对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框架进行总体设计,对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建设标准等内容进行协调;分工合作要求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在按各自职权或者职责进行相关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同时,加强沟通合作,实现资源共享,环境共创;分类指导就是要针对各地、各部门和各行业的不同实际,采取不同的指导措施,积极稳妥地开展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分布实施要求在总体设计的前提下,积极探索,精心试点,注重实效,以点带面,稳步推进,逐步深化。
  3、坚持宣传教育与制度规范并重的原则。在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中,宣传教育是基础,制度规范是保障,两者缺一不可。宣传教育要突出主题、注重实效,从而提高认识,营造环境;制度规范要结合实际、反映规律,从而明晰权责,构建机制。
  此外,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还应坚持褒奖守信与惩戒失信并举的原则;信用建设与行政监管相结合的原则;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原则;低成本、高效益的原则。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