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襄樊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襄樊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襄政发[1998]17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职业教育得到较快发展,一个从初等、中等到高等的职业教育培养培训体系正在形成,职业教育对全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增强。但是,从全市经济发展对职教人才的实际需要和从贯彻《职教法》的要求来看,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还存在着认识不高,投入不足,结构不合理,办学效益低等问题,为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服务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对全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根据《职教法》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鄂政发[1997]43号)的精神,特作出如下决定:

  一、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增强发展职业教育的紧迫感

  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劳动就业,深化企业改革的重要条件,也是优化教育结构,提高生产第一线劳动者素质的基本途径。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充分调动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兴办多形式、多层次职业教育的局面,把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落实“科教兴市”战略,促进全市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

  经过努力,到2000年,使全市中小学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职业技术教育,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达到高中阶段招生总数的60%,城乡新增从业人员普遍受到就业前的培训,高等职业教育有较大发展,使职业教育发展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基本适应全市汽车、纺织服装和农村经济三个“二次创业”的需要,促进全市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

  二、突出重点,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步伐

  (一)以短训和渗透为主,扎扎实实地开展初等职业教育。初等职业教育要针对中、小学生特点,结合实际,面向未来,以短训和渗透为主要形式来进行。小学阶段主要是上好劳动课,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动手操作能力;初中阶段要开展“全员、全程、定向、分流”为主要形式的职业渗透教育。普遍实行初中毕业证和实用技术培训合格证书“两种证书”制度,并将之作为“普九”的基本要求,列入“普九”考核内容,同时在山区和不发达地区要扎扎实实地办好一批职业初中,以强化农村普通初中劳技课教学和毕业前的实用技术培训,真正把立志务农的农村青年招进学校,培养成发展农村经济新的生力军。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