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积极参与和服务西部大开发。推进产品西进,重点抓好西部的基建工程、电力工程的承揽和汽车、机械产品、粮食、纺织服装、日用化工、农资产品六大类市场的开拓;推进企业西进,鼓励和引导有比较优势的企业特别是原材料工业企业、机电企业到西部去建立加工基地,或收购、兼并西部企业,就近开发西部资源;推进科教西进,广泛开展与东、西部地区的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抢占西部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推进劳务西进,通过建筑企业参与西部地区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和鼓励民营经济向西部渗透等形式,带动劳动力资源向西部转移。
五、迎接入世挑战,努力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32、加强对世贸组织规则的研究,清理、修订和完善相关经济政策,运用过渡期条款,保护我市的支柱产业。及时向各方面和企业通报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所作的承诺,制订应对措施,提高我市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33、大力调整出口商品结构,重点支持汽车及零部件、成套设备、精细化工等大宗商品出口,继续鼓励一般贸易出口,提高加工贸易的质量和水平。大力发展光学玻璃、短纤、中型轴承等以新材料、机电一体化、航空航天为主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努力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不断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
34、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获得进出口经营权;对化纤集团、襄棉集团、华中制药厂、老河口大进针织等出口大户在进出口配额、出口退税、流动资金贷款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发展,充分利用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对外援助、境外投资等各种经济技术合作方式带动和扩大出口。
35、完成外贸企业改革工作,运用市场机制,促进传统外贸企业与生产企业相互对接,努力提高出口创汇水平。
36、以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为主,适度借用国外政府贷款,把利用外资的重点放在外商投资并带动技术引进上。
37、以吸引跨国公司投资为重点,引导外资重点投向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国有企业改造重组和高新技术产业上。创造条件让外资进入我市贸易、金融、保险、旅游、电信等行业。
38、认真落实《襄樊市外经贸工作考核办法》,加大对外经贸工作的考核和宣传力度,切实改善环境,强化“一条龙”服务体系建设,帮助解决外商投资和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