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襄樊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襄樊市2001年政府工作要点》的通知


  6、大力发展外向型公司制农业。总结和完善“市场+公司+基地+农户+服务”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创新思路,积极探索,大力发展外向型公司制农业。要切实瞄准、研究和跟踪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需求;组织农民,组织资源,组织要素;以公司制组织为“平台”,以名特优产品为载体,以资本和技术为纽带,以干部能人为主角和广大农民为主体;努力变分散经营为规模经营,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变传统农民为农业工人,变农民负担为公司负担,变无风险规避机制为有风险规避机制(即通过公司制组织建立风险补偿金、确定保底收购价等方式,实现以丰补欠,公司和农户共同规避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动态优化和农业技术进步,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减负,促进农业增效和财政增收,促进农村资源资本化和农业资本经营,促进农村公司制经济组织的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增强,促进农业抵御自然、市场风险的能力和农村经济综合效益的提高。

  7、加快小城镇对人口等生产要素的吸纳步伐,提高产业的聚集程度和建设的规模及水平。鼓励和支持建设8~10个在区位、交通、通讯和技术等方面优势明显的小城镇,加强17个“口子镇”建设,使其逐步成为农村工业中心、区域商品集散中心和高新技术农业开发中心。

  8、千方百计搞活农产品流通。鼓励干部职工兴办适应农产品生产与流通对接的中介服务实体,培植各类运销专业户和营销联合体,发展农产品流通销售网络。切实实施“绿色通道”工程,提倡大型粮油加工龙头企业经批准到乡镇、村组收购自用粮油。扩大我市现有的19个国家级、17个省级农产品名牌经营规模,提高其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

  9、加大农村资源资本化和产权改革力度。对集体所有资源,通过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及出售、租赁和抵押承包等形式明晰产权,促进经营机制转换,推进农村资本经营,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及现有资产和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

  10、大力实施“绿色证书”工程,有效开展科技下乡和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深化农技推广体制改革,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平原及丘陵乡镇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等普及率要达到70%以上。

  11、加大对农业的投入。重点加强汉江及支流的堤防整治、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涵闸泵站水渠维护、防护林建设、人畜饮水工程、节约用水工程建设,扩大灌溉面积20万亩,解决1万人饮水困难。将各项涉农专项资金归并为农村发展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群众投资投劳入股,培养和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新形势下的农村综合改革创造新机制,探索新路子。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