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调整畜牧、水产业生产结构。稳定生猪、蛋禽和“四大家鱼”等常规鱼类生产,加快发展牛羊、肉禽生产,突出奶类和水禽生产;优化畜禽、水产品品质结构,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培植名牌企业、名牌产品,使优质三元猪比重达到60%以上。大力发展武昌鱼、鲴鱼、鳜鱼、鳝鱼、河蟹、青虾、龟鳖等名特优水产品生产,使其比重提高到60%以上。
--大力推进畜牧、水产业产业化经营。畜牧业重点建设好襄樊市安格斯种牛实业有限公司、襄阳楚奥波尔山羊纯种繁育场、襄樊市益龙畜禽有限公司、市祖代鸡场、枣阳禽业公司、襄樊正大饲料、襄樊希望饲料、襄樊市奶牛场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规模经营,建设一批千头牛场、羊场,万头猪场,十万只禽场,发展一批养殖专业户、专业组、专业村。水产业要在选准主导产品,建设好五大特色渔业基地的同时,重点培植一批加工型、流通型龙头企业,加速产业化的进程。
--建立和完善优良品(苗)种繁育、饲料生产、疫病防治、信息网络、质量监测、技术推广、行政执法七大体系,为畜牧、水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保障。
--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和水产资源,防止水域环境污染和资源掠夺式经营,加强汉江流域渔业资源保护和珍稀水生动物的保护。
三、积极推进体制创新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农村政策,长期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加快中小型企业、县域经济民营化进程,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竞相发展的格局。对国有和集体畜牧、水产养殖场、种畜禽渔场、饲料加工厂等,要大力实行改革改制,采取租赁、承包、股份合作、动态股权等多种经营形式,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营体制。
积极探索和建立新的畜牧兽医、水产技术推广管理体制,走国家扶持和自我发展相结合的路子。逐步建立以县为基础,防检一条边的管理体制,形成防检统一、治疗放开、强化监督、搞活经营的运行机制。鼓励农民兴办家庭猪场、牛场、羊场、禽场、渔场,大搞群体养殖、规模养殖,推进畜牧、水产集约化经营。积极鼓励城镇工商、涉农部门、科研单位、个体私营业主、外地客商等参与畜牧、水产业开发生产。鼓励市场、养殖场(大户)和加工企业当龙头,带基地,带农户,采取提供种苗、饲料、技术、防疫和回收产品等形式,帮助农民发展畜禽、水产生产。
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参与畜牧、水产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以自然人资本为主体的外向型公司制畜牧,水产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兴办畜禽、水产品专业批发市场;鼓励开展产销直挂、连锁经营;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中介服务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