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襄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劳动局关于推动社区就业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三、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搞好社区就业服务,是促进再就业工程的重要举措。因此,各地劳动部门一定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为抓好这项工作,市场府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成霖为组长,市长助理、市政政局局长马新南、市政府副秘书长马升云、市劳动局局长李耀明为副组长,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社区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市劳动局副局长李荣新为办公室主任,市劳动就业局局长苏家祥为副主任,负责全市社区就业服务工作的组织、指导和协调工作。为加强对全市社区就业服务工作的协调和指导,在市劳动就业局成立“襄樊市社区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具体承办日常工作。各县(市)区、开发区管委会,也要从落实“三三代表”的高度,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按要求成立相应机构,配备必要的人员,并主动把发展社区就业服务纳入本地、本单位年度目标管理,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加强检查考核,使社区就业服务工作落到实处。

  (二)因地制宜,注重工作实效。发展社区就业服务必须从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具体情况出发,因地制宜、精心组织。根据我市实际,社区服务业从性质和服务对象上分,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类是社区管理和公益性服务,包括街道、居委会等社区组织建设,社区治安、设施环境等公共管理以及小区绿化、清洁卫生等公益性服务;第二类是社区居民服务,包括各种便民利民的服务项目和家政服务,还包括有利于人民群众提高生活质量的社区文化、体育、保健、娱乐等;第三类是面向社区单位的服务。随着企业和事业单位文革的深入,原来-由单位办的后勤服务职能正在逐步分离出来,由依赖单位的自我服务变为依托社区的社会化服务。无论确立发展那种类型的社区服务,都要从本地、本单位以及下岗职工的具体情况出发,讲究实际,注重实效。做到发展一处社区服务,安置一批下岗职工,搞活一片社区经济,服务一方社区群众。

  (三)多方筹资,促进社区发展。各地要建立以社区就业劳动组织自筹为主,财政和社会资助为辅的多层次、多途径的投资体制;动员和组织国有企事业单位、城镇集体、民办、私营及个人以资金、房产、设备、技术、信息、劳务等形式投入社区服务业。并把安置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就业与发展社区服务业结合起来,逐步实现社区就业由服务型、福利型向生产经营型、有偿服务型转变,以增强社区就业事业的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