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襄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襄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关于中国·襄樊纳米村(产业)发展纲要(2001-2005)的通知


  (三)实施步骤

  "中国·襄樊纳米村"的建设,"十五"期间拟分两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2001-2003年),完成"纳米村"的整体布局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襄樊高新区的区位及政策优势,面向国内外,网络20户以上"村民"落户"纳米村",安营扎寨,力争2003年纳米产业初具规模,销售收入达到30亿元;为保证纳米村及其产业的有序发展,构建襄樊纳米技术工程研发中心,建成我国中西部纳米产业发展基地,形成中西部纳米产业的技术研发创新和服务体系。

  第二阶段(2004-2005年),全面实施完成规划目标阶段。以技术扩张和产业扩张为主,通过聚变、重组和项目整合,推动一批纳米技术成果加速产业化,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纳米产业和主导产品,培植一批转化应用纳米技术的企业集团和企业群体。建立完善的管理运行机制、技术创新和服务体系、技术市场交易体系及相应的人才平台。2005年,基本实现"一个中心、一个基地、三大支柱产业、八大主导产品"规划目标,年销售收入力争达到100亿元,"纳米村"将成为全国一流的纳米技术国际先进、产业优势独特显著、产值规模全国第一的纳米技术研发和生产基地。

  四、发展模式和发展策略

  (一)发展模式

  根据国际国内纳米技术产业发展迅速,纷纷抢占纳米科技前沿和制高点的趋势,"中国·襄樊纳米村"应采取全面规划、重点突破、集约型、开放式、大跨越的发展模式。

  (二)发展策略

  建设"中国·襄樊纳米村"采取"四个结合、三个联合"的发展策略。

  1、四个结合。整体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研究开发与产业发展相结合,自主发展与引进人才资金相结合,纳米产业发展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相结合。

  2、三个联合

  --国内国外力量相联合。联合国内外相关的大公司、大学和研发机构,不受国界限制、地域限制,为我所用;

  --地方和国家、省部委力量相联合。借鉴"武汉·中国光谷"的作法,联合中央、省有关部委共建,组成高层次的指导小组;

  --院校、企业和部门力量相联合。发挥各大学、大所、大企业的优势和作用,协调配合、优势互补,形成建设"中国·襄樊纳米村"的联合舰队。

  五、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一)投资估算

  到2005年,形成已具规模的"八大主导产品",年销售收入力争达到100亿元,总投资规模约需47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7亿元,流动资金20亿元。

  根据东一公司纳米产业及产品开发计划,固定资产投资主要分三个阶段:

  --2001年起步阶段。主要建成年产960吨能力的高能纳米碳材料、年产8台纳米石油成套专用设备、年产1050吨纳米石油添加剂等三个主导产品生产线,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