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襄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襄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关于中国·襄樊纳米村(产业)发展纲要(2001-2005)的通知


  以襄樊东一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为核心体,积极与国内国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公司、大企业加强产学研联合,开展纳米技术的攻关和新产品研发,形成良性循环的纳米技术应用产业研究创新体系。目前,东一公司与国内外的合作者主要有中科院上海物理所、中国铁道部科学研究院、日本远光研究所、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日本三兴石油株式会社、日本朝日涂料株式会社、日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日本藤井株式会社、美国亚洲投资银行、香港卡里可姆有限公司等19家研究院所和公司。要加速发展与其协作关系,使其发展成为"中国·襄樊纳米村"的首批"村民",力求安营扎寨,成家立业。同时,以省政府拟筹建"湖北纳米技术工程中心"为契机,与华中科技大学等有关高等学校尽早联姻,集成省内纳米技术资源和人才资源,实现"中国·襄樊纳米村"的跨越式发展,形成自己的特色。

  2、建成具有国内第一、国际一流的外向型、国际化的高能纳米碳材料生产基地

  "中国·襄樊纳米村"以研发高能纳米碳材料为技术支撑,以生产高能纳米碳材料为基地,发展纳米技术应用产业群。以东一公司为主体,建成具有国内第一、国际一流的外向型、国际化的高能纳米碳材料生产基地。高能纳米碳广泛应用于蓄电池、石油、农作物和土壤改良等领域。该基地建立,为"纳米村"的建成和纳米技术应用产业群的形成,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和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3、建成具有襄樊"纳米村"自我特色的纳米技术应用"三大支柱产业"

  以高能纳米碳为基材,推广其在多领域的应用,形成三大支柱产业,即纳米蓄电池产业、纳米石油产业、纳米农业产业。

  --纳米蓄电池产业。蓄电池作为一种能源,用途广泛。东一公司与日本远光研究所共同研究发明的"DG33纳米材料"用于蓄电池生产,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充放电能量高、使用寿命长、环境污染少等特点,该技术1996年获日本国最高技术发明奖。"纳米村"以东一公司拥有的这一高技术为支撑,力争五年内将纳米蓄电池生产技术扩展到汽车专用蓄电池、摩托车专用蓄电池、列车专用蓄电池、电信业专用蓄电池、飞机及船舶等专用蓄电池生产领域,继而扩充到国内外相关蓄电池生产企业,组建大集团,形成纳米蓄电池产业。

  --纳米石油产业。加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能纳米碳+活性氧化剂"生产制备技术推广应用力度,首批在荆门炼油厂、南阳炼油厂进行推广应用,进而扩展到大庆油田等大型油田和大型炼油厂推广应用,五年内初步形成纳米石油产业。

  --纳米农业产业我市农作物耕地620万亩,其中旱地330万亩;我省鄂北岗地总面积7239公顷,其中耕地面积27.16公顷,既是实施纳米农业大产业的广阔天地,也是利用纳米技术改良治理"旱包子"土壤结构的试验场地。"十五"期间,"纳米村"将充分利用纳米碳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下脚料延伸加工而获得的可溶性胶状碳素--纳米植物生长剂,对土壤进行改良,促进有机物分解,便于植物吸收,有利于农作物根系发育和生长,实现农作物增产增收效果,进而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应用该技术,开创利用纳米技术改良土壤、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之先河,形成纳米农业产业。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