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开发目标
(一)订单面积。2004年度优质水稻订单开发面积为20万亩,实施区域为襄阳、枣阳、宜城、南漳、谷城、老河口、襄城、樊城等八个县(市)区。各县(市)区至少应建立一个规模在3万亩以上的优质水稻订单种植基地。
(二)产量目标。通过技物配套规范种植,使平均亩产达到650公斤以上。
(三)品质目标。普及三级优质稻米,主攻二级优质稻米。即80%要达到三级优质稻米,其中30%以上达到二级优质稻米。
三、运作方式
(一)统一品种。“两优培九”是国家两系杂交稻“863”课题组科研成果,具有品质优(达到国家二级优质米标准)、产量高(亩产可达700公斤)等特点,被湖北省确定为杂交优质稻主推品种。我市经过4年的引进、示范和试制种,效果很好,发展潜力大,可作为我市优质水稻订单基地建设的主导品种。
(二)统一供种。由市农业局统一组织向订单基地农户提供“两优培九”育种人邹江石研究员所在的南京两优培九种业公司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质量标准的“两优培九”种子,播种前以村为单位统一购种。种子质量由南京两优培九种业公司负责。
(三)统一技术服务。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制订统一的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并牵头组织县(市)、区农技推广中心、乡镇农技站,按照规程抓好20万亩优质水稻生产基地的技术服务,每1万亩配备1名农技人员,层层签订技术服务目标责任书,严格考核验收、奖罚兑现。出现技术服务问题,造成农民减收的,由农技中心和农技人员负责赔偿。
(四)统一质量标准。实施区域基地农户按照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要求,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抓好田间管理、防病治虫等工作,减少农用化学品的施用,严禁施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在脱粒方式上,采取机械脱粒,确保达到国家优质粮质量标准和实现普及三级优质稻米、主攻二级优质稻米的开发目标。
(五)统一订单收购。播种前由市粮食局提前向农民公布收购质量标准,并组织粮食企业根据国家优质粮质量标准和优质优价原则与种植基地农民签订收购合同,按高于普通品种市场价(市场价参考当时当地其它水稻品种收购价)3~5%的价格收购全部达到质量标准的商品稻谷,且要做到不限收、不压级压价,严格履行合同,最大限度保护农民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