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和科技投入体系。大力实施“产学研”结合工程,鼓励、支持企业研究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培育壮大若干个高市场占有率、高科技含量、高关联度、高附加值的精品名牌产品。积极组织实施火炬计划等科技计划项目,推进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实现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传统产业高新化。
25、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进教育创新,优化教育结构,改革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认真办好农村初中普通教育与实用技术教育相结合的实验班。抓好优质高中建设。进一步办好襄樊学院和襄樊职业技术学院。
26、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营造聚集人才的良好环境。
九、全面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7、大力弘扬先进文化,组织开展文艺精品生产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活跃城乡文化生活。努力做好“八艺节”和第十二届省运动会筹备工作。
28、积极推进卫生监督体制与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疾病信息网络体系、疾病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卫生监管体系和健康保障制度体系,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健康卫生水平。进一步争取并认真办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试点。
29、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高度重视、认真治理部分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衡问题。
十、建设勤政、廉政、务实、高效的政府
30、进一步调整机构设置,理顺职能分工,尽快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31、加大行政审批改革力度,大力精减行政审批项目,使现有审批项目再减少40%以上,确保做到襄樊的行政审批项目在全省同类城市最少。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95%以上进行政服务中心办理。认真做好贯彻《行政许可证》的各项工作。
32、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行政服务中心、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中心、综合招投标中心和财政国库集中收付中心建设,努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
33、认真抓好、努力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在继续做好救灾救济、城市低保、农村“福星工程”建设的同时,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进一步加强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