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加快旅游业的发展。打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牌,依托我市丰富的历史文化特别是三国文化资源以及各具特色的旅游景点,做好旅游资源发掘、旅游项目宣传、旅游商品开发、旅游人才培养、旅游市场规范、旅游设施建设等工作,不断推出特色鲜明的旅游项目和活动,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六、按照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襄樊大都市区的要求,加大城镇建设管理力度
18、进一步理顺市区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按照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继续加强城市规划的集中统一管理,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和导向性。抓紧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科学合理地界定城市功能分区,优化城市的整体功能,建设若干个特色鲜明的城市“亮点”。加大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力度,积极探索城市供气、供排水市场化经营的新模式。
19、掀起新一轮城市建设新高潮。加大城市建设力度,突出抓好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切身利益的十大工程。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扎实有效地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加强小城镇特别是中心镇、口子镇建设。
20、搞好土地等城市资源经营。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搞好土地、基础设施经营权等城市资源的营运,依法清理和规范土地市场,强化政府对土地的集中统一管理,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搞好土地储备,增加土地收益。尽快启动房产二级市场,推动房地产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七、积极做好财税金融和就业工作,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21、做好财税金融工作。全方位多层次开辟财源,努力增加可用财力。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改革,推行部门预算和零基预算。进一步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进一步深化预算外资金管理制度改革,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整治信用环境,帮助金融部门做好信贷安全工作,争创A级信用城市。
22、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实行积极的促进就业政策,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水平。积极发展具有化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23、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巩固“两个确保”,搞好“三条保障线”的衔接。认真解决好改制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制定事业单位员工社会保障政策,积极探索机关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八、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