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襄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教委关于创建教育兴农示范县(市)实施意见的通知


  (三)加强乡(镇)、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建设。拟创建教育兴农示范县(市)的乡(镇)成校、村成校规模、效益、数量要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今年将重新修订示范乡镇成校标准,分期分批进行考核认定,切实解决“空牌” 学校及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努力把乡镇成校建成为教育服务农村经济的前沿阵地。要针对农村小学生源逐年减少的实际,统筹利用村小学剩余教育资源,积极推进村小学、村成校实行“两校一体”、“一校两用”工作,解决好师资、项目、基地问题,真正把村成校办成村级教育兴农的中心。

  (四)积极推行“毕业证书与绿色证书”双证制度。农村中小学要由单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加强劳动技术教育,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进一步深化以课程、教学内容为核心的普通初中教育改革,实施“毕业证书与绿色证书”双证书制度。积极探索综合初中的办学模式,以多种形式渗透职业技术教育,应届初中毕业生中考职业渗透课考试合格率达90%以上,取得绿色证书的比例达95%以上。当前,在农村普通初中渗透职业技术教育要突出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采取多种方式(如引进、培训、聘请)优化专业教师结构,提高专业教师水平。二是要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乡镇三教要统筹协调,采取上挂下联方式,解决学生实验实习基地问题。三是要坚持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因地制宜,提高渗透职业技术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四是要严格考核,保证质量。初中毕业考试结束后,市教委将组织力量到各地检查学生学习实用技术情况,对中考实用技术合格率较低的县(市)给予通报批评。

  (五)建立健全县(市)、乡(镇)、村农村教育三级培训网络。按照“围绕资源搞开发,围绕市场上项目,围绕项目抓培训”的原则,对农村广大从业人员进行多渠道的实用技术培训。按照各类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基础,以服务农村经济为目的,以建立实验实习基地为载体,积极促进已有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转化。各县(市)每年参加培训的人数不少于劳动力总数的15%,并将其中10%培养成为科技致富带头人。推广、转化科技成果是各级各类学校共同的职责和任务。普通中小学的工作重点是:在加强学生劳动锻炼和实践基地建设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县(市)职业、成人学校的工作重点是:结合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主导产业发展的实际,把培养目标定位在专业户、科技示范户、民营企业家、经济能人上;面向农村实际建立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配套服务体系,形成校内搞示范、校外搞辐射、产教结合、教企合一的办学形式;通过租赁、参股等形式建立校外辐射基地,形成股份制公司的雏形,逐步建立起“学校、公司+农户”的办学体制,使育人、科普和生产开发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通过与辐射点、农户之间,内部生产实习基地与学校之间签定经济技术合同,规定各自的责、权、利,形成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良性运行机制。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