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市人民政府批转市计委等三部门关于加强和完善市区市场体系建设管理报告的通知
(襄政发[2000]2号)
襄城、樊城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
市人民政府同意市计委、市财委、市工商局《关于加强和完善市区市场体系建设管理的告》,现批转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000年五月二十六日
关于加强和完善市区市场体系建设管理的报告
市人民政府:
改革开放以来,在“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和“大家办,大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市区市场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在市场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确保我市市区市场建设快速、健康、有序发展,促进市区市场上档升级,现就加强和完善市区市场体系建设管理有关问题报告如下:
一、市区市场建设的现状
截止目前,市区已建成各类市场99个,累计投资达4.4亿元,营业面积66万平方米,从业人员3.8万人,1999 年商品成交额31亿元,上缴税金7000多万元,初步形成了以樊城区为龙头,以农贸市场为基础,以工业品市场为骨干,专业与综合相结合,批发与零售相匹配的市场格局。市区市场建设呈现出以下特征:一是市场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市场建设日趋升温;二是市场投资主体趋向多元化,外资和民间资金已开始进入市区市场建设行列;三是市场经营类型日趋专业化,十几个专业市场已初具规模;四是市场档次逐步提高,多数为楼层封闭式高档市场,马路市场基本消灭;五是市场经营主体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国有、集体、私营企业纷纷进入市场,个体经营户一统天下的市场格局已被打破;六是市场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愈显突出。市区市场建设的快速发展,不仅促进了全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而且直接为市区提供了3.8 万个就业机会,同时提供了重要财源。据统计,1999年樊城区市场向财政提供收入5556万元,占全区财政收入的60%左右;襄城区市场向财政提供收入1818万元,占全区财政收入的35%。
但是市区市场建设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市场建设随意性较大,缺乏统一规划和有效管理;二是不按程序办事,乱批乱建现象严重;三是市场建设周期过长,影响了投资效益;四是经营环境不尽人意,市场经营软环境有待改善。这些问题带来的直接后果:一是由于盲目投资,形成了“空壳”和“ 半空壳”市场,造成投资的极大浪费。二是由于重复建设,区与区之间、市场与市场之间形成恶性竞争,既不利于市场上规模、上档次,也影响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是零星分布的零售市场小而散、多而杂、效益低的经营格局影响、制约了市场向大规模、高档次、强辐射方向的进一步发展。四是众多商家经营困难,效益下降,无利可图, 势必造成市场萧条,商源枯竭,购买力外流,对襄樊经济发展十分不利。五是不利于市场管理和城市建设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