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襄樊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襄樊市扶贫开发规划》的通知


  全面提高人口素质。稳定实现“普九”,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分别达到99%和95%以上。严格实行计划生育,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努力改善贫困乡镇中心医院基本医疗设备落后状态,实现95%的村有卫生室,基本消除地方病。不断强化技术推广普及和运用,90%以上的贫困户掌握1至2门适用技术。进一步抓好乡村干部和贫困农户的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竞争意识,提高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

  四、重点内容及开发途径

  (一)实施温饱工程。继续推进山区“温饱工程”建设,稳定发展地膜苞谷和地膜育秧移栽,“两膜”种植面积稳定在15万亩以上。因地制宜推广粮--粮、粮--油、粮--菜、粮--药间作套种,抓好良种普及、更新,增加物资技术投入,创造不同形式的山区“吨粮田”高效种植模式,推动农业迈向“一优两高”。

  (二)实施资源开发工程。一是规模开发山场资源。大干两三年,实现一人1.2亩高效经济林。要因地制宜选准项目,以茶叶、桑蚕、干鲜果、药材、食用菌为主导品种,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要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集体建基地,带动千家万户兴庭院,大搞规模开发,构造多种经营“大船”,培植支柱产业,逐步形成区域化特色、产业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的多种经营生产格局。

  二是大力开发养殖资源。推广秸秆氨化养牛,开发草场资源,大力发展牛、羊、鹅、兔等草食动物;大力推广人工授精、品种改良、配合饲料等新技术,加强畜禽疫病防治。积极培植饲养大户,推动畜牧业向规模经营发展,力争户平养牛2头,养猪3头,养羊10只,养禽50只以上。坚持大水面开发与小水面精养并举的方针,每年开发建设精养鱼池3万亩以上,通过三四年的努力,全市精养鱼池达到40万亩。

  三是积极开发矿产资源。我市贫困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的潜力很大。多数矿种适合乡镇村组开发,要把矿产资源开发作为脱贫致富的重要门路,实行多轮驱动,多方联办,大矿国家开,小矿集体开,矿点个体开,先易后难,滚动发展,逐步建立采矿--加工--精炼一条龙的矿产开发体系,变潜在资源为经济优势,力争矿产开发产值每年递增1-2亿元。

  四是加快开发水电资源。要积极申报立项,争取国家扶持,充分调动县、乡、村各级办电的积极性,做到大中小电站一起上,大搞梯级开发。加快峡口电站、寺坪电站的建设步伐,使其成为富民兴乡强县的重要财源。五是系列开发旅游资源。随着我市由兵家必争之地逐步变为商家必争之地,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乡(镇)发展旅游业带来了机遇。要保护和扩大景点的人文内涵,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开发新项目、新景点。已开放的景点要大力开发新的游、娱、玩项目和内容,发展旅游经济。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