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襄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国土资源局关于2002年度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的通知

襄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国土资源局关于2002年度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的通知
(襄政办发[2002]117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

  市国土资源局《襄樊市2002年度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00二年七月十日

襄樊市2002年度地质灾害防灾预案
(市国土资源局 2002年7月2日)

  襄樊市地跨秦岭褶皱系与杨子准地台两个Ⅰ级大地构造单元,其间以近东西向的青峰-襄樊 -广济深断裂为界,大地构造活动强烈,褶皱和断裂发育,岩浆活动频繁,属地质灾害多发 区。近年来,随着环境的变化和人类工程活动的加剧,我市每年都有地质灾害发生,并呈逐年增加之势,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很大威胁。为贯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 国土资源部第4号令)和《湖北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做到有计划、有准备地防御地质灾害,特制订本防灾预案。

  一、我市2001年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情况

  2001年,全市被列为省、市地质灾害重点监测点共有13处,主要为山体滑坡、山体开裂等,分布在南漳县(7处)、保康县(5处)和谷城县(1处)。由于去年汛期降雨不多,加之群测群防工作力度加大,措施到位,去年各地及各地质灾害点均安全渡过汛期,没有发生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2002年地质灾害趋势分析

  从地质灾害发生发展基本规律分析,地质灾害的数量和危害程度,除特定的地质环境因素外 ,主要与降雨特别是暴雨的范围和强度有关。其次为不当的人类工程活动,如矿山开采 、修建道路等均会引起地质灾害。从产生地质灾害的地质环境因素看,我市中低山区历来是地质灾害多发区,加上暴雨或不当的人类工程活动,增加了地质灾害发生的机率。因此我市可能发生重大地质灾害的主要地区历来是地质灾害多发区与暴雨中心的叠加地区即南漳、保康、谷城三个山区县,以及人类工程活动强烈的地区如库区、矿山、工程建设区等;灾害类型主要为山体滑坡、崩塌等;发生的时间以雨季为多发季节,特别是汛期6-10月,是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时期,应引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