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农村职业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经费投入。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将农村职业教育的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要相应安排农村职业教育专项资金,扶持办好所属职业学校开办面向“三农”的专业,确保农村职业教育与实用技术培训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在安排使用农村科技开发经费、技术推广经费和科技扶贫培训经费时,要安排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
四、实施帮扶农村教育计划,缩小城市和农村的教育差距
当前我市广大农村教育仍然十分落后,与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出现不断扩大的趋势,主要是投入不足,教育资源缺乏,办学条件差;教育观念落后,师资力量薄弱,管理水平低,教育教学质量亟待提高。因此必须动员和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帮助农村发展教育。要继续配合好广东省和区内大中城市在教师支教和资金、物资方面对我市农村学校的帮扶工作。广泛动员我市市直、区直、中直单位和大中专院校对口支援我市农村学校建设,使我市更多的农村薄弱学校得到帮助和改善办学条件。市人民政府要建立和完善我市对口支援农村发展教育事业的工作制度,组织城镇各级干部、教师深入农村轮流支教,继续办好少数民族群众聚居地区的寄宿制民族班和民族女童班。
解决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教育问题,要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中小学为主,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流入地政府要制定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收费标准,减免有关费用,做到收费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
扩大市直中等职业学校面向广大农村招生规模。要充分发挥市直中等职业学校面向广大农村进行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优势,学校挖掘办学潜力与政府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相结合,扩大市直中等职业学校面向广大农村招生规模,要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适当减免学费并为学生就业提供帮助,促进农村新增劳动力转移。
五、进一步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强化政府办学行为
(一)明确各级人民政府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责任。各级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共同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的基本需求。落实“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县级政府要切实担负起对本地教育发展规划、经费安排使用、校长和教师人事等方面进行统筹管理的责任。县级政府要增加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全额纳入预算,依法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委会专题报告,并接受其监督和检查。乡镇政府要积极筹措资金,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