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10年,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各县(区)建立起全县(区)的职业教育培训网络,职教中心发挥其龙头作用,并在办学规模和教学质量上达到较高水平;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继续扩大办学规模,提高质量,全市的职业教育布局结构趋于合理,职教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各校都发挥出规模效益。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到2010年达3.8万人。
--成人教育 2003年-2007年,继续扫除剩余青壮年文盲,实现无文盲市。构建起县、乡、村三级成人教育培训网络。创设一批高标准、高质量的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建立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到2007年,全市所有乡(镇)成人学校专职教师达150人以上。2003-2007年,全市培训农村劳动力50万人次,每年培训10万人次。
2008-2010年,继续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成人教育网络建设。到2010年,要有20%以上的乡镇成人学校达到一类学校标准,农村劳动力每万人有25名中专以上毕业生。
--高等教育 2003-2007年,梧州师专与市师范学校实行实质性合并,创建本科院校,为全市中小学校、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培养急需人才。积极筹建贺州市职业技术学院,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及大中型企业的联系与合作,采取招商引资、合作办学等形式,争取到2007年建成贺州市职业技术学院。
--社区教育 大力发展社区教育,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在完成学历教育的基础上,主动面向市场,开展面向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各种文化教育和技术教育培训。完善大中型企业的职业培训制度,并依托远程教育,满足全社会终身教育的需求,大力开展以岗位培训为主的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大力培植学习型社区,通过建设学习型社区,开展社区教育,提高居民的素质,使人的素质和城市发展相适应,为构筑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夯实基础。
--师资培训 2003-2007年,所有中小学(幼儿园)校长必须经过200学时校长提高班的培训,并获取提高班培训合格证书。小学教师学历大专化达60%,初中教师学历本科化达35%,高中教师及校长具备研究生学历达15%。抓好第二期21世纪“园丁工程”的实施,培养出330名市级中小学骨干教师,辐射带动全市中小学教师提高其整体素质。
2008-2010年,到2010年,所有小学(幼儿园)校长必须参加新一轮的提高培训,小学教师大专化、初中教师本科化分别达75%和50%,高中教师及校长研究生学历达25%。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