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 梧州师专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后,结束了桂东地区没有普通高校的历史。梧州师专现有13个系,24个专业,教职工4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288人,教授19人,副教授40人,讲师130人,学生6000多人,先后输送毕业生36000多人。市电大分校自成立以来,共培养了大专毕业生1850人,中专生106人。
--教育经费 五年来,全市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3.908亿元,新建、改建、扩建中小学校舍105.3万m2,新购置了3000多万元教学仪器、电教设备和图书资料,较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
全市教育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问题是:
(一)高中发展缓慢。全市万人在校高中生不足80人,与全区万人在校高中生114人相比差距还很大。
(二)县(区)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缓慢。办学规模小、条件差、投入少、困难大、水平低,学生招不进留不住,师资、设备无法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三)教育投资政策不够落实,教育经费投入仍显得不足。“普九”过程中校舍建设欠债现象较为普遍,负债总额达9497.94万元。
(四)教育结构和体制、教育思想和方法还不能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乡镇与乡镇、学校与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距。
(五)中小学代课教师比例大。全市现有中小学代课教师2480人,占中小学教职工总数的12.8%。
(六)中小学危房面积较大,成为学校师生安全的最大隐患。目前我市中小学危房面积达19.85万m2,占校舍面积9.1%。
二、2003--2007年计划基本思路和2010年发展规划初步设想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十六大精神统揽教育工作全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依法治教,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贺州“三化两业”的目标,促进贺州市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培养高素质的建设人才。
--基础教育 抓好“两基”巩固提高工作,进一步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确保所有小学适龄儿童都能依法入学,初中毛入学率达到100%以上;特殊教育有较大发展;大力发展高中教育,提高高中普及程度及办学水平;积极发展学前教育,使全市基础教育协调发展。